巫山神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据说是赤帝之女,名叫瑶姬。楚国屈原的弟子宋玉曾经写过《神女赋》、《高唐赋》,描写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相会的爱情故事。神女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并自荐枕席,因此后人用云雨之事形容床第之欢。巫山神女,自此成为历代诗词歌赋的重要题材,广为流传。除去神话,巫山有十二峰,其中的神女峰,宛如少女姿态,十分秀美,即便只是风景,也已经引得诗兴大发了。大凡来到巫山的诗人,无不吟诗作赋以为感怀,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句。但是,有一位大诗人,来到巫山却不敢题诗。究竟是为什么呢?白居易被贬谪江州司马,度过了3年的人生低谷。年,也就是元和十三年,白居易被调任忠州刺史,也就是从江西九江到重庆忠县。途中经过巫山。当时的秭归县令叫繁知一,听说白居易要去当忠州刺史,料他必到巫山,毕竟白居易也是位风流人物啊。于是,繁知一把神女庙的墙壁粉刷一遍,并先在上面写了一首诗:忠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希望白居易能够留下关于巫山神女的大作。白居易果然来了,但是,看到繁知一的题诗后,不仅怅然,请人把繁知一邀来,说:“当年刘禹锡在白帝城三年,一直想到巫山题诗,最终都“怯而不为”,好诗太多了,不敢写。后来刘禹锡离开白帝时,把神女庙上的多首题诗都给抹去了,只留下了沈佺期、王无竞、皇甫冉、李端四首诗。这四首诗,都是古今之绝唱,经典中的经典,所以不可造次”。繁知一深以为然,尽管没有得到白居易的诗,但也深服白居易的胸襟,并不因为自己很有本事,就把别人看扁。那么,这四首诗究竟有多么经典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巫山高》唐沈佺期巫山高不及,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岩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巫山高》唐王无竞神女下高唐,巫山正夕阳。徘徊作行雨,婉恋逐襄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朝云无处所,台殿郁苍苍。《巫山高》唐皇甫冉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巫山高》唐李端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愁向高唐去,清秋见楚宫。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王无竞与宋之问、陈子昂等人关系也都非常好,皇甫冉是张九龄的忘年交,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这是位都是当时名震一时的人物。这四首诗,都与前面提到的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赋》一脉相承,内容也是写神女河楚王的故事。白居易跟繁知一讲了这四首诗的来历,并把王无竞的《巫山高》列为四诗之首,给予高度评价。白居易其实不是不想写。离开神女庙,白居易还解释过自己真实的想法:巫山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这是他的《题峡中石上》。来到这巫山神女之地,明妃昭君之隅,如果真不留点儿笔墨,岂不是可惜呀。所以白居易离开后还是写了上面这首诗,但意义远远不同了。由此可见,白居易不是不想写,也不是不能写,而是尊重四位前辈、尊重好友刘禹锡。毕竟这是刘禹锡删选出来的,况且刘禹锡都不敢题诗,自己非要题,岂不是摆明了想要压刘禹锡一头嘛。因此不论从诗德还是友情来讲,白居易不题诗,都体现了一位诗人的伟大之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