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m.39.net/pf/a_4624547.html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可不,在厨师界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程汝明。几十年前的中国,毛主席在众人的心中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以亲眼见到毛主席为荣耀,如果还能与他一起合影留念,或握一握那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一生的手,想来必是荣耀之极的。

程汝明和毛主席

我不知道你们相不相信缘分,反正我是相信的。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程汝明,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家境贫困的他,在13岁时便离家前往天津,先后在外国人办的汇中饭店、犹太俱乐部、维克多利餐厅学徒。在他的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下,他学会并熟练地掌握了俄、法、英等西洋餐厅的厨艺。

之后,程汝明就在火车上当员工,他主管西餐的做法。程汝明烹饪的西餐,无一不受到外国人的点赞,均是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

程汝明

年,程汝明被调到了毛主席的专列上,这同时也是他最难忘的一年。

在意外巧合之下,程汝明被安排到毛主席乘坐的火车上烹饪伙食,这是程汝明之前从未想过的,能为毛主席做饭,这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事。在他负责伙食期间,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了极好吃的食物,深得毛主席夸奖。

后来,程汝明被直接调到毛主席家,开始了长达22年的私人厨师生涯,这是天下所有厨师的梦想,也是他一生的骄傲。

给主席做饭时,每次做完饭后都要销毁菜单,刚开始他还不太明白怎么回事。但渐渐地他也就明白了,给主席做饭的菜单必须销毁,这是铁一般的纪律,因为如果菜单被泄露的话,其他不法分子也许会根据菜单推断出主席喜欢吃什么菜,身体状况如何,这些都是对主席极为不利的,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不好的事发生在主席身上,销毁菜单都成了程汝明22年生涯中每天必做的功课。

与此同时,程汝明自己也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自己为毛主席做饭的事情也成为了绝密消息,就连自己的家人都不清楚程汝明在干什么。

程汝明和主席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给了他无比难忘的回忆。最让他回忆深刻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做菜从不放酱油”一件事是“武昌鱼”

做菜从不放酱油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非常喜欢吃红烧肉的,不论是从书中还是从影视剧上,红烧肉一定是不可缺少的。一天,程汝明为主席特地做了红烧肉,他为自己精湛的厨艺而感到自豪,他很有信心,毛主席吃了他做的红烧肉一定会高兴地合不上口。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毛主席一口都没有吃,这让他很是尴尬,他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好吃,主席不爱吃,所以特地去问了主席,毛主席说:“没有,没有,我只是不爱吃红烧肉而已。”

听到这,程汝明很是纳闷,主席明明是喜欢吃红烧肉的,但为何偏偏对他又说不喜欢吃呢?经过对身边人的询问后,他才了解到原因。原来毛主席从小家里穷困,那个年代自己家里也在做酱油。一天,毛主席不经意间看向了制作酱油的酱罐,发现里面有白毛毛的东西,主席以为那是虫子,由于好奇引起的条件反射,导致主席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酱油了。

了解了主席不爱吃红烧肉的原因,程汝明也就豁然开朗。他开始琢磨怎样才可以制作出一种不放酱油但又好吃的红烧肉呢?他苦思冥想,终于,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他发现把糖和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好,就可达到和放酱油一样的效果,对此,他十分开心。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年,毛主席在武汉面对长江时写下了不朽诗篇《水调歌头·长江》。诗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不少人认为武昌鱼是主席从长江现捞上来的。但其实不然,这条鱼是从长沙一路运往武汉的,当初在长沙时,程汝明就准备为主席做一天武昌鱼吃,但警卫突然通知要提前出发,所以程汝明匆匆忙忙地买了一条武昌鱼,把它临时冷冻在冰箱中。

吃午饭时,刚好列车已经到了武汉,程汝明于是为主席亲自烧制了武昌鱼。饭后,主席仍觉得难忘那味道,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佳作。

《水调歌头·长江》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和毛主席一起生活的22年间,程汝明不仅为主席做饭,还为国家准备过很多次盛宴招待将领。

程汝明在年获得国家一级厨师称号,并在年登上了《国家名厨》的杂志。他在天津立下的理想也终于实现了,而他从学徒到全国名厨再到主席专厨,正是他持之以恒的结果。

小结:

程汝明,作为毛主席22年的主席,一直陪伴到主席离世,他一直待在主席旁边,以一个普通人一样每天做着普通的事。他是伟大的,不仅仅是在他的厨艺方面,更是在他的尽职尽责上面。而想到,他又是幸运的,天下厨师千千万,而他却是唯一为主席做菜的人。

这可真的是命中注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