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英国人能编出这样的故事。从美丽新世界到再到V字仇杀队,英国人总是对反乌托邦的故事情有独钟。

在构想一个抹杀理性消灭人性的世界观上,他们简直有着无人能及的独特天赋。这使我相信他们应该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因为大约也只有在真正的自由中,人们才能自由的畅想一个完全不自由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黑镜表面上讲述的是科技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但内核里,它探讨的依然是人的故事,科技仅仅只是放大了人的某些特质。科幻小说里有一个流派,叫社会科幻小说,这也是公认的科幻中最不同于其他幻想小说比如武侠、玄幻或是神话的一支。

因为在武侠或是神话故事里,社会结构和人类生存状态不可能出现太大的改变,但是在时间轴足够长的科幻故事中,因为科技带来的生产力的爆炸式发展,人类社会完全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合理而精准的描摹某一特定时间点的整体社会状态就变成了这类科幻小说中最具难度也是最能吸引读者的部分。从这种意义上说,和美丽新世界也是社会科幻小说。在这些故事里,不论是社会结构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和真实的世界完全不同。

但是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也是作者必须要把握住的,就是人。不同个体的性格和思维模式千差万别,在经历了不同的事情之后同一个体的思维和选择也会发生变化,但是,将人类当作一个整体而言。

整体的趋向性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发生巨变的社会里最稳定的东西,也是这些离奇古怪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的虚构故事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黑镜的每一集都达到它的目的了。

在这些单集只有四十多分钟的短小故事里,每一集的主角都不是故事讲述的核心,他们只是在这个故事里提供了一双眼睛,让观众得已透过他们去观看他们所在的世界。

有些故事里,我会质疑为何主角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如果是我我一定会选择另一个选项,但是,那些围观者的态度,却是我完全不能质疑的模样,他们简直真实的令人无法怀疑。

S1E1一个恐怖分子绑架了公主,要求首相直播和猪发生性关系,否则杀死公主。

最开始的时候我坚信这件事最后不可能是这个结局,然而故事真的一步步向着令我目瞪口呆的方向发展。就我个人观点来说,这个故事中的首相确实做出了和我想象中不一样的选择。

我扪心自问如果是我大概会选择在直播镜头前自杀,既不屈从于恐怖分子也不至祸及家人,而如果是现实世界里的各国政要的话。

我想他们中应该不乏老子国家元首不当了也有饭吃敢刺杀我你就来试试的硬骨头,就算真的有人怂的不行打算按恐怖分子的意思照办,他的下属和同僚也不可能如剧中一样不但不劝阻反而怂恿,毕竟这种事情可不是首相一个人的耻辱,而是整个国家的丑闻。

但是剧中民众的反应确实是令我无话可说。如果真有这样一项要挟并且在youtube上弄得人尽皆知,且不说目的是不是为了救回公主,想看这个热闹的人估计都不在少数。就算是像我这样并不赞同让首相屈从于恐怖分子的意思救回公主的民众。

如果首相真的在电视上直播日猪,我大概率也会打开电视。虽然这个故事的主角是首相和公主,但其实换成任意的普通A和B也成立,即我们有没有权利要求一个普通人A为了与他无关的个体B的生命安全而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难堪之事。

从法理上来说当然是没有的,个人领域的自由和权利多数人以民主的方式也无权剥夺,比如不能由五个人投票决定如何分配第六个人的财产或者决定他的生死,每个人都有权利拒绝这种胁迫。

但是这确确实实是一个伦理学困境,因为当我们真的审视这个问题时,我们将不得已的用功利主义的评判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即怎样能达到快乐的最大值。

在这个评价体系里,幸福被计算成正的快乐,痛苦被计算成负的快乐,我们累加两位当事人的快乐值总和,于是做出判断。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接受为救一个无关者和猪发生关系,但是当这个难堪之事并没有那么的严重时。

我们确实会迫于周围的压力而不得不屈从,我们甚至会说服自己这没什么,这也意味着其实我们在评判自己时也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价值体系。

S1E2这一集简直激发了我的幽闭恐惧症。

对于未来人们沉迷虚拟世界的幻想非常多,比如盗梦空间里很多人每天在梦境里呆上超过十六小时,比如头号玩家里所有人都整天带个VR在绿洲寻宝,比如机器人总动员里所有人类都极度肥胖整天摊在椅子上刷屏幕,又比如黑镜这一集里所有人每天除了骑自行车就是呆在自己小黑匣子里玩体感游戏。

但是你会发现,这些故事带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我做梦都想有一台头号玩家的VR机,更别说要是盗梦空间里那个仪器真的发明出来我觉得我八成会一觉睡死过去,但是我一点也不期待机器人总动员里的那种未来世界。

而黑镜这个,重度幽闭恐惧症的我恐怕会直接把自己的脑袋拍碎在广告屏上。同样都是极度沉迷虚拟世界的未来设想,有些令人非常期待,而另一些让人不寒而栗。

我觉得原因大致如下,梦境仪器和VR机的浸入式体验感都非常好,而且提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里,这些诗意的世界就是人的幻想,而科技不过是提供给了人们将幻想变得真实可感的途径而已。而相较之下,机器人总动员和黑镜显得非常的压抑和恐怖,这些虚拟娱乐不是人们为了追求享乐主动选择的。

而是在这个世界观里人们根本没有除了这些虚拟享乐以外的其他任何事情可以做,甚至于这个世界观在不断的给公民填塞娱乐,让你连拒绝的资格也没有。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差异看似是浸入式体验感与自由选择权的差异,但是本质上依然都是无可避免的虚拟迷恋。

我想起我看美丽新世界与时也有类似的感受,同样是反乌托邦,的政治高压让人难受的喘不过气来,但美丽新世界的“自由选择”娱乐至死却莫名让人有些向往,甚至连每个人一定会喜欢自己被安排的人生这一点都让人不可避免的有些羡慕。

毕竟,比起既无力改变又心有不甘的现实,每个人都对自己生来就被安排好的工作和生活极其满意的社会状态至少达到了所有人都过得开心的理想境界。

看,同样是每个人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反乌托邦社会,相比大家心里总憋着一口气的,连反抗的意识都彻底消失了的美丽新世界居然现得颇有些美好。

作为一个重度白日梦爱好者和深度网络沉迷患者,我非常清楚要是这个世界上出现了浸入式体验非常棒的虚拟仪器我绝对也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人类的未来大致来说不太可能出现机器人总动员或是黑镜幻想的状态,但是头号玩家和盗梦空间确实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所以这样的科技带给人类的究竟是福音还是毁灭,恐怕只有到那个时候我们才知道了。

这一集最后,男主角也被节目我感觉我的幽闭恐惧症稍微好了一点。我想如果他的盒子再大一点,比如带个花园什么的,我可能就彻底不恐惧了。所以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究竟多大的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才够大。

我初中的时候上的是寄宿学校,每周一至五只能呆在学校里,不能带手机,不能叫外卖,除了老师办公室的电话,无法和外界发生任何联系。那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为幽闭恐惧的一段时间,我趴在天台的栏杆上眺望远方时,会觉得我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困兽。

所以我高中换了一所可以随便带手机,WiFi全覆盖,出校门随意,而且旁边就是商业区的学校。然后我发现,大部分时候我依然还是呆在学校里,偶尔在天台上眺望一下远方什么的,但是明明我哪都没去,可我就是不觉得幽闭恐惧了。

有人一辈子没离开过自己住的那座小城,这在环游地球。但是相比于以光年为距离单位的浩瀚宇宙来说,地球也不过就是一个小破球,而到目前为止从没有人类能真正离开她,我们注定都要在这个星球上诞生,然后在这个星球上死去,很难说这不是一个难以逃脱的束缚和牢笼。

所以,多远的距离才算远方,多大的空间才算广袤,多少到此一游的记录才算得上自由的人生呢,这确实是个问题。

S1E3这一集的故事相比于前两集显得很世俗,一个记忆回放器,一个性格多疑的男主角,一个最终破碎的家庭。

看这集的时候我一方面深感这个回放器的极度便利,如果现实世界中真有这个估计会给各类刑事民事案件带来极大便利。

但另一方面我也隐隐庆幸这只是个科幻故事,因为我完全可以想象如果真的出现记忆回放器这种东西,我爸妈势必会为他俩之前究竟有没有和对方说过某件事天天放视频自证清白,然而有时候糊涂点才是过日子的道理。

剧中的男主角其实也是同理。虽然在整个故事进行到三分之二时我都以为所谓的出轨行为只是男主角的被迫害妄想症,女主角真和宴会上的小哥有一腿这一点倒在我的意料之外。

但是男主角本身性格十分敏感且多疑这一点不论是重复播放面试视频还是抓着各种蛛丝马迹都有非常明确的体现,所以我想就算没有记忆回放器估计他发现妻子出轨也是迟早的事。

事实上我觉得妻子确有出轨这一点算是这一集的一个败笔,如果是男主角本身多疑的性格在科技辅助下可以没完没了的捕风捉影回放细节并最终气走妻子显然更能体现本剧人性的弱点在科技的辅助下被放大这一主旨。

而这一集如此设置那破坏家庭的根源其实在于妻子的不忠,而以男主角的侦察能力就算没有回放器估计他也早晚发现,所以整个故事变得和科技没啥关系。整个一集唯一让我觉得有些毛骨悚然的是上飞机和公司面试都要检查一个人的所有记忆。

如果未来世界真有这种科技,我觉得应该还是会立法保护个人记忆隐私不受他人侵犯。毕竟,应该没有人想让公司领导看到自己和女朋友巫山云雨的浪漫画面,而且很多私人的不危害公众利益的爱好本就应该得到尊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