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大海,再没有别的水能够吸引我;游览过巫山,再没有别的云能够令我赞叹。我从百花丛中漫不经心的走过,并没有哪一朵能令我回头顾盼。之所以我懒得回头,一半是因为我的道心坚固,一半是因为我的心里依然只有你。
这是诗人悼念亡妻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亡妻的忠贞和怀念之情。有人提出质疑,诗人“取次花丛懒回顾”,是因为“半缘修道半缘君”,一半是因为修道,一半才是因为亡妻。似乎也不是那么情比金坚。也有持反对意见的,认为作者之所以修道,是作为失去爱妻之后悲伤无法排解的一种精神寄托。
让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再来分析诗人是不是真的如诗中一样深情似海。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大臣元稹,他才华出众、性格豪爽。和白居易同一年及第,当年同科登第者一十八人,元稹是秃子摘帽——头一名(明)。
同科的元稹和白居易是一对好基友,有诗为证: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白居易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元稹
其实并不止这两首,他们互舔的程度,用白居易的话来形容就是:“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二人在诗作方面成就相当,被世人并称为“元白”。也可谓是有史为证的好基友。后来两人都先后遭贬,分别被放置外地做官。他们坚持经常联络,互相鼓励和慰藉。
初登官场,元稹意气风发,一心为民。他公正无私,锋芒毕露,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许多冤案,深得民众的爱戴。白居易作诗赞曰:“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申”。
但是元稹的这一举动,等于是动了朝中旧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的奶酪,很快他们就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元稹屡屡被贬,流放荆蛮近十年。
那么问题来了,元稹的修道,到底是为了排解失去爱妻的痛苦,还是为了排解仕途不利的郁闷呢?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看看元稹的情史吧。
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韦丛,上面这首诗便是悼念她的作品。但是在娶韦氏之前,元稹曾与一女子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元稹的自传体小说《莺莺传》则成为后来《西厢记》的蓝本。元稹赴京应试登地以后,其文才被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韦夏卿有意将次女韦丛许配与他,元稹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考虑到崔莺莺虽然才貌双全,但对他的仕途进取没有多大帮助,所以权衡得失,最后还是弃莺莺而娶了韦丛。
咱们不表元稹和韦丛婚后到底是如何恩爱,单从韦丛去世当年表起吧。
三十一岁的元稹升任监察御史,却在此时丧失了爱妻。元稹怀着万分悲伤的心情走马上任,奉命出使地方到蜀地。刚到蜀地,元稹来不及收拾心情,便立马约见他仰慕已久的女才子薛涛。两人一见面,四十二岁乐籍出身的风尘女子薛涛,就与这位年轻诗人互相为对方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双双堕入爱河。因为元稹感觉薛涛对自己的仕途没有任何帮助,所以这段爱情最后也是无疾而终。
薛涛是才华担当,那么元稹另外一个相好的就是颜值担当了,这个人便是当时著名的戏子刘采春。元稹有个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当年,他和薛涛热恋时,写了一首《寄赠薛涛》,后来与刘采春恋爱时,又写了一首《赠刘采春》。元稹曾毫不掩饰自己对刘采春美貌的倾心,他自己也承认“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不过虽然也轰轰烈烈恋爱了好多年,最终还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而分道扬镳。
所以,不要因为那些情比金坚的诗句就相信爱情,毕竟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嘛。如果你非要问。诗人如果不是用情至深怎么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诗句?那么一切都要从会上树的老母猪说起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