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鼻祖--陈子昂

四川射洪人陈子昂,少年时不好读书只爱舞刀弄剑,按现在话说就是典型的问题少年。直到有一次惹了官司,这才发现读书的好处。陈子昂脱胎换骨,短短几年就熟背百家经典,入京赶考但名落孙山。解闷闲逛市场时发现有人卖胡琴,要价一百万钱。陈子昂用五百万钱将琴买下,并告诉围观群众:“明天看我表演”。

第二天果然人山人海,陈子昂高举天价胡琴然后摔得粉碎并大喊道“我陈子昂才高八斗无人知晓,还不如这把胡琴!”,随后将自己的诗文散发给众人。通过此举,陈子昂名声大震。但陈子昂的仕途并不如意,因此才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

身残志坚--卢照邻

河北望族卢照邻,自幼才名远播,留下“只羡鸳鸯不羡仙”的佳句,被誉为唐版司马相如。不过卢照邻与司马相如的运气相比,差了不止一点半点。卢照邻写诗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在狱中被关了几年。

出狱后染上了麻风病,搬到太白山上居住养病,不成想因错吃了药,导致手脚瘫痪。天无绝人之路,卢照邻的师父是药王孙思邈,在孙的调理下卢照邻勉强活着,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手足痉挛疼痛难忍。当孙思邈以百岁高龄无疾而终,卢照邻的人生就宣告结束了。

出名趁早--骆宾王

骆宾王年少成名,《咏鹅》便是他7岁时所作。公元年,武则天篡唐立周,年过六旬的骆宾王加入了徐敬业的反武大军,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看到檄文后,不禁赞叹骆宾王真是个人才。然而短短几个月,武则天就镇压了叛乱,徐敬业被杀,骆宾王失踪。几年后在杭州灵隐寺,有个叫宋之问的书生看着钱塘江吟了两句诗,一老僧接了两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老僧便是失踪已久的骆宾王。

情诗渣男--元稹

河南洛阳人元稹,出身贫微。20岁在山西蒲州任职,结识了一位崔姓少女。因仰慕元稹的诗才,两人私定待元稹科举中第后再举办婚事。第二年元稹进京科考,被京兆尹韦夏卿赏识。得知韦夏卿有一女尚未婚配,便竭力巴结韦夏卿。三年后,元稹如愿娶了韦丛为妻。

公元年,刚刚丧妻的元稹前往四川任监察御史,与大自己11岁的女诗人薛涛相识,两人缠绵在一起。没过多久,元稹被调任洛阳便与薛涛分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就出自元稹之手。许多年后,或许是受到良心的谴责,元稹根据自己的情感经历创作了一部传奇小说《莺莺传》,即《西厢记》的前身。

天生倔强--刘禹锡

刘禹锡这一生不是被贬,就是走在被贬的路上。处境越是艰难,诗就写得越好。公元年,政治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到蛮荒之地郎州任刺史。刘禹锡在此写下了《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43岁时被召回京城,在回京途中写了一首讽刺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得罪了朝中权贵。在接下来的13年里,不断被贬官的刘禹锡用脚步丈量着大唐的土地。在和州任刺史时,刘禹锡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直到56岁,刘禹锡再次被征召入京。

考试大神--温庭筠

唐末诗人温庭筠,名很美,貌却丑。唐朝科举以诗文为主,规定考生要在三根蜡烛燃尽之前,写出八首不同韵脚的诗,最后择优录取。温庭筠作从不打草稿,双手放在袖子里,两手交叉一次就能吟出一首,八首诗写完也不过叉了八次手而已,人送绰号“温八叉”。

温庭筠乐于助人,考试时在他左右的人都能沾光,因此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朝廷不得不单独为他一个人举行考试,免得他破坏规矩。我们熟知的《甄嬛传》片尾曲,就是根据温庭筠的词改编而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