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很多朋友都喜欢诗词。而说起爱情诗词,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元稹的《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首诗的意思很容易明白。见过了大海,普通的水就没有魅力了。见过了巫山的云,普通的云就不算云了。而见过了妻子韦丛,其他女人就引不起元稹的兴趣了。他在花丛中行走也懒得回头看花,一半是因为修道而心如止水,一半则是因为怀念去世的妻子。这首诗属于悼亡诗的名篇,寄托了元稹对妻子的深情款款。可以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让人看到了一个男人的情深似海,所以这两句诗也成为了千古名句。只可惜,元稹这个人只是在诗歌里面表现得很深情,他其实是一个负心人。元稹曾经和唐代才女薛涛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却在最后抛弃了薛涛。元稹曾经和歌女刘采春有过一段绯闻,更是让人们对他的人品产生质疑。当然了,元稹辜负最多的其实乃是崔莺莺。说起崔莺莺,很多人就会想起《西厢记》里面的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为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而感动。但其实这个张生就是元稹自己的化身,而崔莺莺则是元稹曾经的情人。而历史上崔莺莺的真正结局,却是一个悲剧。原来《西厢记》是根据元稹所写的唐传奇《莺莺传》改编的。《莺莺传》主要写张生在普救寺与崔莺莺恋爱,后来又将她遗弃的故事。而根据宋代学者王铚考证,所谓张生其实正是元稹本人。后来国学大师陈寅恪更是阐发了精妙的论述,认为张生就是元稹的“夫子自道”。元稹对这段感情耿耿于怀,但是他又不能明着说出来,所以他选择了在故事里为自己改名换姓,既将心里徘徊的这段往事说出来,也为自己辩解。他在《莺莺传》里为自己抛弃莺莺的行为做辩解,认为自己得到了人们的赞同:“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但是千年后的我们审视这段感情,都能够清楚发现元稹辜负了崔莺莺。也正因为如此,元稹才会心内不安,他一边回忆起崔莺莺的柔情,一边想起自己始乱终弃的负心行为,可以说百感交集,所以他写的文章才会动人,他在《莺莺传》里面写的诗词才会这般打动人心。在《莺莺传》里,崔莺莺写了一首情诗,让张生喜出望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后来崔莺莺被张生抛弃,崔莺莺又写了两首道别的情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这些诗情意绵绵,前一首固然是情根深种,后两首也是暗藏深情,可以说真挚之极,动人之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元稹曾经确实对崔莺莺付出了真感情。但是男人的心说变就变,元稹最后还是为了功名富贵选择抛弃了崔莺莺,留下了负心的骂名。而后来官运亨通、桃花不断的元稹,也曾有许多时刻想起了崔莺莺,想起了过去那段看似真挚的感情。所以元稹写下了《杂忆五首》,来回忆自己的负心往事。《杂忆五首其一》: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杂忆五首其二》: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杂忆五首其三》: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杂忆五首其四》: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杂忆五首其五》: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所谓双文,就是崔莺莺。因为莺莺两个字乃是叠词,就是双文。这五首诗写了当年元稹和崔莺莺的爱情往事,写了崔莺莺荡秋千、捉迷藏的美好情态,写了崔莺莺带着花草,穿着单薄衫子的美丽仪态,可以说将元稹记忆里的崔莺莺刻画得非常美好。这也反映出元稹心中其实还是有崔莺莺的影子。但是后悔已然无用,追忆也是惘然,当元稹做出抛弃崔莺莺的行为时,哪怕他在诗里把自己塑造得多么深情,人们也始终记住他是一个负心薄幸之人,让人们很鄙视!朋友们,你们对元稹这个人是怎么看待呢?欢迎留言哦。在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写传统文化类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