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遇到罕见的自然奇观,不由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是有着一股神秘的力量,令我们产生了生畏之心、敬畏之情。

但在震撼人心的自然奇观之上,若发现了古老文明的迹象,这份生畏、敬畏则是更加强烈。悬棺,则是其中的现象之一。

悬棺是我国古代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这种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葬式,至今存在着许多令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

比如,陡峭的悬崖之壁,古人是如何将如此重物悬挂或送进崖洞里面的?如何在崖壁上凿孔并打入木桩搁置棺木的?又是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棺木勾拉到预定的位置上的?

目前有这三种说法:

一是凿路将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将路毁掉;

二是趁涨水时将棺材送上去;

三是用木制绞车、绳索、定向滑轮等工具将棺材吊进去。

但这三种说法仍存在诸多疑点。古人与大自然同时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无数未解之谜。悬棺之谜也变得愈发神奇、不可思议。人们对于这种特殊的葬俗也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一说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二说是为了保护先人的尸体,不被人、兽侵犯等等。

悬棺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广,主要在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鄂等省,北方山西也有分布。我曾经在湖北省恩施州见识过,但近距离所见还是在重庆奉节的白帝城景区内的三峡悬棺馆。

三峡悬棺位于三峡一带,因地域不同,叫法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叫做船棺、岩棺等。瞿塘峡的棺木峡、风箱峡,大宁河巴雾峡、滴翠峡,大宁河上游巫溪县境内的荆竹坝,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九畹溪等地都有悬棺。

在过去,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三峡大宁河,岩上有棺材,金银千千万,舍命难得来!”。前半句是指悬棺,后半句则说悬棺内有金银财宝。

这些悬棺洞穴基本是位于峡江绝壁之上,十分险峻而又神秘。在前往三峡之巅途中的瞿塘峡观景台上,仍是可见峭壁上遗有悬棺。只是距离太远,教人分不清是长条石块还是悬棺。

据悉,在瞿塘峡北岸的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里面曾遗留悬棺。从远处看去,形状象风箱,所以被称为风箱峡。经研究发现,那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它们构成一道风景,一派人文奇观,反映了古代三峡民族一种奇特的葬俗,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三峡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古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凡有悬棺的地方大多是高置于临江面海,倚山傍水。古人在选择崖葬的时候也并非随意为之。

虽然无法亲临现场去观看绝壁悬岩之上的千古遗存,但好在有不少较为完整的三峡悬棺都进入各地博物馆、展览厅、研究所。

白帝城景区的三峡悬棺馆内的悬棺,为二次葬悬棺。所谓二次葬就是人死后,先浅葬地下,若干年后将遗骨收检存放在此棺材内后再放置悬崖之上。

并且,这里的二次葬悬棺是一种合葬的形式,里面有两人遗骨。该悬棺于年,由采药人从奉节县吐详镇曾家村悬崖上取下。

该展厅内有一副大的悬棺、两幅小的悬棺以及遗骨。其中,小的悬棺则是二次葬悬棺。据工作人员介绍说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大的悬棺却是上千年了,约有两千多年。游客见“棺”发财,千年悬棺的玻璃保护罩内留下了无数纸币。

虽说整个展厅并不大,但称得上是白帝城景区的看点之一了,不仅可以见识到千百年的三峡悬棺,也能了解到三峡人家的古老风俗。

值得一提的是,三峡两岸的许多景点解说都与悬棺有关,古人对悬棺的记载也非常之多。《太平御览》有载、《水经注》、《夔州府志》等均有记载。名人大家中以苏轼的《出峡》为代表,就描述了铁棺峡中的悬棺。明清以后,地方志对悬棺之记载更是丰富。

如果大家来到奉节,千万不要错过瞿塘峡、夔门、三峡悬棺等这些神奇、颇有神秘色彩的景观。

奉节高铁站正式通车后,6月20日-7月20日,凭火车票和个人身份证可兑换景区门票,免费畅游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小寨天坑、龙桥河景区、三峡原乡、三峡之巅。

奉节旅游直通车攻略:

线路一:奉节县高铁枢纽换乘中心→天怡国宾大酒店→诗城皇廷大酒店→诗苑酒店→欧庭大酒店→宝塔坪旅游码头→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奉节县草堂果园→三峡之巅景区→巫山机场。(每天2班,分别是9点和11:30发车。)

线路二:三峡原乡、天坑、兴隆、龙桥河(每天2班,分别是11:30和16:30发车)。抵达奉节高铁站后,站内换乘旅游直通车即可达到以上地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