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18050.html

半月谈记者李勇张桂林韩振

风和日丽,在长江边的巫山县曲尺乡,2万多亩李树青翠欲滴。村民王恩海正忙着在山坡上培土、修枝,去年他家15亩脆李收入8万元。“今年进入盛果期,估计能卖到10万元。”他信心十足地说。

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其发展状况关乎长江大保护全局。半月谈记者近期在库区走访发现,各区县纷纷抛弃开矿、建厂的老路,大做生态文章,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绿色产业崛起。

新理念促转型,开启绿色蝶变

曲尺乡山高、坡陡。长期以来,这里的村民靠开荒种植玉米、土豆等生活,不但长期生活贫困,还造成水土流失。过去,权发村村民王恩海为了养家糊口,长期在外打工,吃了不少苦头。

年前后,当地结合地理、气候条件大规模推广脆李生态种植。王恩海回到家乡开始种植脆李,通过不断学习摸索,他种出的脆李个大味美,在当地有“脆李王”之称。“现在种脆李树,收入提高了,环境也更好了。”王恩海说。

在三峡库区腹地巫山县,脆李规模已达22万亩,数万名群众像王恩海一样吃上了“生态饭”。

“我们咬定一条路,就是搞绿色产业,吃‘生态饭’。”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说,巫山前些年一度走了大开发的弯路,仅煤矿就开挖40多座,还在小三峡景区规划工业园。这些年关闭煤矿42座和绝大部分采石场,退出工业园还绿,全域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万元。

在奉节县白帝镇九盘村,村委会主任王祖国站在晚橙基地里采摘鲜果。“以前这里也是煤矿。”王祖国指着基地说,几年前,他将眼前的亩荒地流转下来,带头改种晚熟脐橙,去年收入多万元。

行走在三峡库区,类似的绿色蝶变场景日渐增多。山高沟深的武隆区关闭一批污染型中小企业,将28%的辖区面积划入生态红线,山更青了、景更美了,度假、康养经济风生水起;云阳县设立产业负面清单和“禁投”清单,严禁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落户,将城区打造成了4A级景区。

文旅农旅融合,好风景可当餐

近日,在奉节县长江边,一部融诗词朗诵、歌舞表演、光影展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实景演艺《归来三峡》精彩开演。这场诗词文化盛宴正替代“全国产煤百强县”,成为奉节一张新名片。

“这是开掘历史人文资源的一次尝试。”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向半月谈记者介绍,扼守夔门的奉节,不仅有雄壮山水,更有上千年诗词文化积淀。“目前,奉节已收集整理涉及奉节的0多名诗人、上万首诗歌,还参与协办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中华诗人节,擦亮了‘中国诗城’的名片。”

在“有诗有远方”的文化气场吸引下,奉节旅游人数近两年爆发式增长。县文化旅游委主任潘万山介绍,核心景区白帝城游客数从前年的75万猛增到去年的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62亿元升至80多亿元。

走进云阳县龙角镇,艳阳之下,村民们正在山坡上种菊花,品种有云皇菊、胎菊、金丝菊等。目前,这里已形成亩的菊花种植规模,年产值万元以上。镇上龙头企业围绕菊花做文章,开发出菊花面条、菊花香皂、菊花枕头、菊花酒等,销售火爆。金秋赏菊乡村游,每逢花季吸引大批游客。

在海拔多米的武隆区白马山天尺坪,多亩高山茶园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的巴渝民居,赏心悦目的青山、茶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外出村民陆续回乡办起近20家农家乐。

期待建设长江生态经济走廊

尽管各地的生态产业初显成效,但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三峡库区绿色发展还面临一些短板。

“路还不怎么畅通,游客到达不方便。”每当谈到旅游景点规划时,库区干部往往会提及交通瓶颈。目前,三峡不少独特的山水人文景观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即便一些已开发的景区,距重庆主城也需四五个小时车程。

产业协同不够、同质化竞争,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以柑橘产业为例,三峡库区种植面积达万亩,但品种、上市周期大多一样,品牌知晓度、集中度不高,滞销时有出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伟和杨树海、李春奎等人呼吁,加快建设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示范试点。

他们建议,一是支持三峡库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二是完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库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各类规划相互衔接;三是通过政策支撑和市场化机制,探索将三峡库区生态贡献指标化、定量化、可交易,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稳定的投入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