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方龄皖通讯员邹远景乔长姣

“这么快啊,真是不得了!”

蛟龙一般的“复兴号”从眼前呼啸而过,第一次见到飞驰的高铁,兴山县92岁的老人王友锦激动地感慨,他终于替外婆见到了这个梦一样的时刻。

6月20日,郑渝高铁襄阳至万州段正式开通运行。作为郑渝高铁进入三峡库区的首站,昭君故里兴山跟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州一道,告别交通闭塞之苦,圆梦“高铁时代”。

王友锦一家五代,穿越百年风雨阳光,跟这条铁路线结下特殊情缘。

年12月,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的川汉铁路正式开工。王友锦一家世居的兴山水月寺镇高岚村,是这条铁路的工点之一。隆隆的放炮声震醒了封闭的山谷,从未走出大山的村民,从此多了一抹对火车的梦想。

王友锦说,他的外婆黄氏,当时还是一个年轻的妈妈,经人介绍,带着六七岁的女儿在工地上砸石子糊口。这个小姑娘长大后,就是王友锦的母亲。

清朝末年,民族衰微。高岚河谷里热火朝天的修路场景没有持续多久,“保路风潮”就爆发了,工点上断了饷粮。饿极了的筑路工人“占山为王”,袭扰村民,黄氏被迫拖着女儿逃出工地。铁路美梦变成了村民的梦魇,川汉铁路搁浅在荒野里。

一截截川汉铁路工程遗存成为历史的疮疤。王友锦回忆说,小时候常和小伙伴爬到高高的涵洞翼墙上玩耍,外婆和母亲跟他常常讲起川汉铁路工地上的往事。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交通建设的新纪元。上世纪六十年代,高岚河谷里又响起了隆隆炮声,历时26年修通穿越山岗的宜(昌)兴(山)公路。随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大山。

王友锦的儿子王道清,瞅准了商机,在公路边开了个小卖部,卖水、香烟、茶叶蛋等杂货,专做过路司机的生意。后来,随着宜(昌)巴(东)高速公路的通车,手眼活泛的王道清又把商店搬到高速服务区附近,转卖旅游商品,为朝天吼景区的漂流游客服务。

6月17日,朝天吼漂流起点人头攒动,记者看到,72岁的王道清正在旅游商店忙不迭地招呼客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