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在欧洲出行,总是和同行之人聊到要去哪里、吃什么的话题,彼此经常想到一起,同事往往会说:“心有灵犀吧!”
“灵犀”,据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名通天犀,有白色象线一样贯通首尾,被看作是一种灵异之物,所以叫做灵犀。
到了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了那首著名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常用来比喻心领神会,感情共鸣,后来“灵犀”或者“心有灵犀”被大家比喻成两人在思想或者感情上心灵相通和默契的意思。心有灵犀,该是两个人情感的至高境界吧?
笔者一直不太相信一见钟情可以长久的,而心有灵犀的默契也是需要长期的磨合。长期相处的人,对对方的性格、举止、习惯很了解,在某些时候可以不需要语言来交流。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对方就能心领神会,这种境界也可能是存在的,不仅仅建立在双方深厚的情感上,还应该建立在双方的心思和时间上。
经常听到一些年轻的男女在择偶标准里有一条:他(她)能懂我。的确,我们都希望被懂得,被理解,被接受。懂得,这两个字说起来是那么容易,可是真正能懂得别人或者自己的又有几人。懂得,那是一种高强度的智力活动和情感活动!一些恋人之间经常会产生一些误会,而误会的原因就是双方都觉得有些东西不需要说出来,他(她)就应该知道的,应该懂得的。女孩认为,如果他爱我,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我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男孩认为,如果她爱我,就应该理解我,懂得体谅和关心。而其实懂得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即使是心有灵犀,也要一点才能通啊!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故事里男主人公得了绝症,他不想连累妻子和孩子,也不想因为他的离去而带给妻子更多的痛苦,他希望妻子能重新寻找幸福。于是,他在住院期间和同病房的一位女病人演了一曲婚外恋给妻子看,说自己时日不多了想感受婚外恋的滋味。果然妻子信以为真,愤然离去。男主不久离开人世,妻子和孩子都未见到最后一面。一年后妻子得知真相,懊悔痛心、自责不已,原本打算再建家庭的想法都打消了,一个人带着孩子独守。看到这个故事,不禁感叹诸多,先前为男人的做法而感动,后来却为他的做法感到遗恨,他只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去为妻子着想,却不知道妻子想要的什么,或许妻子陪着他走过了最后的时光,心安了,就能放下了,就能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了;而现在却背负着自责和懊悔而不得偿还。其实,你不是他(她),你就真的不知道他(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很多时候,我们都太相信“灵犀”了,其实,灵犀只是一个传说,两个人的相处是需要交流的,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想爱就爱,痛痛快快,爱要大声说出来!”很多小说影视剧里,会出现一波三折,或者更多的波折,而这些波折的出现多数是因为误会,误会的产生往往多是因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用自己想法来揣度对方,而你并不是他(她),你又怎可知他(她)如何想,偏差出现,误解就产生了。即使你对一个人很了解,知道他(她)的喜好和习惯,可是你也不能保证他(她)一成不变,说不定他(她)下一刻就想换个花样呢。
所以,你看,默契和懂得该有多难,即使有灵犀,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通吧。不要抱怨对方不懂你,也不要太期待对方与你的默契,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永远不会成为他(她),他(她)也永远不会融入到你的每个细胞。在相处中,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宽容,你和他(她)或许能慢慢相融相通,而成为对方生命里一部分(不是全部哦)。不要再对着他(她)唱,“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敞开心扉给他(她)看,展现你的柔情让他(她)能感受,告诉他(她),“其实我很在乎你”!少一些误会,少一些暧昧,少一些似有若无,多一些快乐和幸福。心有灵犀,一点通,给他(她)一点吧!
扯开心有灵犀话题,心灵感应是当代“人体科学”探讨研究的题目,想必能解开此谜,对所谓的心有灵犀也有新的注脚了!
《清平调》:李白(唐)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