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关于地理、神话的书,鲁迅说其有浓厚的巫书色彩
《山海经》主要是关于地理、神话的书,同时还有浓厚的巫书色彩,因为此书记载了许多巫师的宗教活动,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它是“古之巫书”,确实有他的道理。《山海经》的巫书色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记载很多巫师的祭祀活动。上古及春秋战国时代,祭祀主要是由巫师来操作的,书中记载的大量祭祀活动和仪式,体现了强烈的巫书色彩。最典型的是在对每一个山系的叙述结束后,都要总结一下本山系一共包括多少座山、该用什么样的祭品、如何祭祀。随举一例,《西山经》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骢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冢也,其祠之礼:太牢。输山神也,祠之用烛,斋百日以百牺,瘗用百瑜,汤其酒百樽,婴以百珪百璧。其余十七山之属,皆毛牷用一羊祠之。独者百草之未灰,白席采等纯之。
意思是,对这一山系的所有山而言,华山为长,其祭祀要用太牢,即一牛一羊一猪。祭祀羭山神,也很隆重,要用烛”,即点燃草木,这是中国最早燎火祭祀的记录;还要用瑜、珪、璧各一百块,又要用一百樽烫温的酒。这样的祭祀场面的确很大。书中每一座山系都有祭祀,这仅是其中之祭祀的主持者主要是巫师,如《中山经·中次十经》记载首阳等九山的祭祀仪式,要求“巫祝二人舞”,也就是说,巫师在念念有词的同时,还要手舞足蹈一番。
其二,书中频繁出现巫师的名字及其活动。巫师的活动,主要是透过祭祀上达下传,即把下民的心愿传达天庭,把天庭的旨意传示下民。除此之外,巫师还兼有医生的职责,所以经常有医疗活动的记录。除此之外,《海外西经》中记载了一个“巫咸国”,这是一个由巫师组成的国家,其巫师的打扮是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此国在登葆山,登葆山是群巫的天梯,巫师们从这里上天下地。《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宴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寞窳者,蛇身人面,贰负之臣所杀也。”据《世本》一书,此六巫之一的巫彭是中医的创始人,所以郭璞说此六巫都是神医。
关于寞窳,《海内西经》中说他本来无罪,而被危与贰负之臣所杀,天帝震怒,把贰负之臣囚禁起来,又命令这六位神医手拿可以起死回生的神药,驱赶死神,以期望寞窳死而复生。《大荒西经》又说:“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灵”即“巫”,故灵山即巫山;这十个著名的巫师从巫山这里上天下地,达民情,宣神旨,顺便采集药材,可见巫山多药材。《大荒南经》中也说巫山上有天帝的神药,有只黄鸟看护着这些药,以提防贪婪的玄蛇偷吃。
其三,书中有巫师的咒语。比如《大荒南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痤,南极果,北不成,去痙果。”“痙”是风病,后几句即为巫师的咒语。我们可以想象,巫师在病人的旁边,面对据说可以医好痤病的大山嘴里念念有词,而这些咒语即便在当时,可能也比较难懂,今天的我们更觉得费解了。又如《大荒西经》中有云:“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第二句也是一句咒语,大概是告诉人们怎样才会使命运顺利,寿命延长。
《大荒北经》中说,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请了风伯雨师,黄帝就请了天女旱魃。黄帝战胜之后,旱魃无法上天,所停留的地方就干旱少雨,在靠农耕为生的叔均要求下,天帝令旱魃迁到赤水之北。当人们遇到旱灾要祈雨时,就会祷告说神北行!”这也是一句咒语,人们坚信念了之后,早魃之神就会迁居到赤水之北,不再危害庄稼。
其四,书中描述许多信仰,大部分都是荒诞无稽的,这可能也得归功于巫师的宣传。书中经常提到一些奇怪的飞禽走兽,并说某些鸟兽一出现,天下就要出现旱灾或洪灾,或粮食丰收,或天下动乱,或瘟疫肆虐。比如《南山经》中长右之山上的“长右”一出现,郡县中就会有洪灾,颙鸟一现,则天下大旱;《西山经》的小次之山上有朱厌之兽,一出现,天下就会有激烈的战斗;泰器之山上有飞鱼,一出现,天下就会丰收。《东山经》中有种名叫“攸攸”、马状、羊目、四角、牛尾的野兽,一出现,其地就会有很多狡猾的人;一种叫作“挈钩”的鸟出现时,其地会流行瘟疫。类似这样的说法非常多,这是当时人的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的出现,应该也与巫师有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