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经开区南桐镇王家坝村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金丝皇菊,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通讯员王泸州摄/视觉重庆
近年来,重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尽管如此,如何进一步缓解“三农”融资难题,仍然是不少地方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道“坎”。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村地区信用基础薄弱、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能力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风险大、成本高。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日前发布的《重庆市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以下简称《30项措施》),从六个方面提出30项举措,将着力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范围、加快数字金融创新运用等工作。
大数据“画像”:
补上信用体系缺失关键一环
背景
抵押担保能力弱、信用信息缺失,一直是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重要原因。过去,农作物种植面积取决于农户自报,银行难以准确认定,因此不敢轻易为农户授信。农户缺少资金,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无法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加贷不到款,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年以来,重庆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通过打造空中柜台、生猪养殖监管平台等30项示范项目,推动金融机构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和传感技术,不断优化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日渐显现出在增信、防范融资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成为重庆金融业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个案
卫星遥感技术、金融服务,它们融合在一起能带来什么?巫山县福田镇凉水村农户吴云辉用亲身经历给出答案:能贷到款。
年下半年,吴云辉急需资金灌溉果园、修剪果树。然而,他找了多家银行,均因缺乏抵押物、难以准确采集果园信息等原因未能获贷。
当吴云辉一筹莫展之时,农行重庆巫山支行工作人员及时与他对接。该行运用卫星遥感采集系统对果园的面积进行圈量,快速完成了农户信息档案采集工作,为吴云辉发放了28万元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科学、精准确定农作物种植面积,为银行给农户授信提供了有力支撑。”农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该行的卫星遥感采集系统依托AI平台,以土地卫星影像为数据样本,构建了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可对农户贷款地块卫星影像进行智能判定。客户经理只需要在卫星遥感采集系统中进行地块勾画,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信息采集。利用这项技术,该行还可以对农户种植的农作物生长状况进行卫星监测,进而降低贷款风险。
展望
《30项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其中,加快数字金融创新运用成为重点。
“我们将根据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应用力度,更好地为破解‘三农’融资难题赋能。”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如何做?《30项措施》指明了方向: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接“数字乡村·智慧农业”,基于大数据和特定场景进行批量获客、精准画像、自动化审批;依托“村村旺”电商平台涉农大数据与交易结算,推动创新各类应收款、预付款、农产品仓单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同时,加快“助农贷”“惠农e贷”“旺农贷”等线上金融产品推广运用。
创新融资模式:
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
背景
农房、农地、林地及猪牛羊鸡鸭等畜禽,是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产。但多年来,这些资产却普遍“沉睡”,几乎未能为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提供帮助。
如何唤醒这些资产,?近年来,重庆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体资产股权、农房财产权、林权等抵质押融资,生猪、山羊、肉牛等活体抵押贷款及圈舍质押贷款等新的融资模式,取得初步成效。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数据显示,截至年11月末,全市农村土地经营、农房财产权、林权等产权抵押融资余额达亿元。
个案
冬日,在海拔米的酉阳县花田乡天山堡,牛群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地吃草。村民张彩满面笑容地说,多亏了银行的支持,才有了这20多头牛,很快就可以卖钱了。
张彩几年前回老家养牛创业。由于积蓄不多,他最初只买了10头肉牛来养殖。手中资金短缺、无法扩大养殖规模,成为了他致富路上的“拦路虎”。
去年9月,重庆农商行酉阳支行花田乡分理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向其推荐了信贷新产品——动物活体抵押贷款。
张彩以10头肉牛作抵押,从重庆农商行获得肉牛抵押贷款10万元。这笔资金让张彩的肉牛增加到了20多头。“资金短板补齐了,技术也成熟了,产业自然能发展起来。”对于未来,张彩充满信心。
展望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年起,重庆推出统一登记、信息共享、分类评估、多维增信四项举措,创新畜禽活体抵押融资模式,让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能够用其饲养的猪、牛等畜禽作为抵押物去贷款。
《30项措施》中明确提出,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范围。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盘活农村产权,缓解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一是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抵押融资,拓展大型农机具、温室大棚、养殖圈舍、生物活体抵押贷款;
二是依托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依法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试点,依托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搭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平台。
三是继续完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流转交易、抵押物处置等配套机制,优化农村产权抵(质)押风险补偿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本金损失,按损失本金一定比例给予金融机构风险补偿。
定制金融产品:
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背景
乡村振兴资金需求量极大。尽管国家每年给予农业农村的巨大资金支持,但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往往较大,会逐渐稀释对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而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实现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人居环境的提升,为实现产业振兴、有效治理等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资金需求会越来越大。
年,重庆银保监局推动重庆银行业保险业,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其他有意愿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普惠金融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分类制定金融支持政策。试点示范过程中,重庆银行保险机构针对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匹配“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加大力度为其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同年,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一行一品”创新专项行动,推出“乡村振兴贷”等10余款专属产品,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个案
“没想到,我收购的黄连还能用作抵押物向银行贷款。”回想起几个月前从农行重庆市分行拿到的60万元贷款,石柱个体商户吴先生依旧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吴先生长年做黄连生意,是常驻石柱黄连交易市场的经营户。年9月中旬黄连收购旺季到来时,他已在仓库储存了近13吨黄连,并想继续扩大收购量,待价格高一点时出售,但苦于资金不够且从银行贷不到款。
这是当地黄连经营户普遍面临的难题。农行重庆市分行创新推出黄连质押贷款,这是一种“银行+保险+市场”的信贷产品,其操作模式是:经营户把手中的黄连作为质押物,银行为其提供贷款,市场方提供黄连仓储服务。同时,由保险分担市场风险。
利用这款信贷产品,吴先生从该行拿到了60万元贷款,多收购了几吨黄连,转手卖出去后赚了不少钱。
农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年,该行就推出了支持当地黄连种植、销售的信用贷款产品——“惠农e贷·黄连贷”,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随着当地黄连产业快速发展,该行又开发了黄连质押贷款产品,将最高授信额度从30万元提高到了万元,进一步支持石柱黄连产业发展壮大。
展望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30项举措》要求,重庆将在金融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方面持续发力。
重庆金融业将积极满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产业发展平台的融资需求,大力支持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各区县将在市农业农村委支持下,积极运用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提供贷款贴息支持,贴息率不高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0%。
同时,重庆还将继续对脱贫户以及边缘易致贫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其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并将通过加快开发专属贷款产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普惠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