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们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女性的美,你会想到什么?如果再让我们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中的两位美女教授,你又会想到什么呢?“婀娜多姿,月貌花容,国色天香”这些词语太过艳丽,“窈窕淑女,花容月貌,秀色可餐”这些词语太过俗气,“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天生丽质”这些词语又太夸张了。在我看来,蒙曼和杨雨两位美女教授知性、优雅,虽然没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们两个一个接地气,一个有点仙气飘飘,都是《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上靓丽的风景线。对我们观众来说,更喜欢哪一个?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为她们两个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特长。而这种风格或许跟她们的学历,跟她们的人生经历有关系。耀眼的光环与平凡的出身蒙曼老师年出生于河北承德,因为她的母亲是满族,所以她也是满族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杨雨老师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文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实,我省去了一大堆她们两个的头衔,我觉得大家更注重的是她们在点评诗词时的风采,而不是那么多耀眼的光环。一个是典型的北方女子,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和兄长都是老师,她自己耳濡目染最终也当了老师。一个是典型的南方女子,出生在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给不了她太多的指导和经济上的支持,却给了她最大的自由。学术和风格蒙曼老师是历史学博士,她在《百家讲坛》开讲历史,最初的时候讲的就是《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所以说她在点评的时候非常的理性,没有过多的修饰词语,有些时候还会被别人误解,说她好像在给学生讲课,很平淡无奇,我觉得这正是历史学专业的理性分析,因为历史就是事实,你不可能加太多的修饰。杨雨老师简直就是个传奇式的人物,她本科学的是法语,研究生学的是哲学,却是文学博士。不是有句话说:法语是最浪漫的语言吗?或许是因为最初学法语,后来又转攻文学,所以她在点评的时候,非常地感性,情感的加入更饱满,却很少有文学的术语。点评时的风采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第六场的比赛中,北大女博士向芝谊抽到的题目是关于《千秋绝艳图》。蒙曼老师点评时,先大赞此题,所配画面养眼。即兴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答案出的太好了,你看这三个答案,这叫婚姻三部曲。“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就是婚姻之前的期待,“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这是婚姻的觉悟,夫妻生活没有那么简单,“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这是婚姻解体之后的伤感,所以这是一个叫做婚姻的三部曲。但是话又说回来,不成功的婚姻不是我们要追求的婚姻,我们追求的婚姻是什么?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它是那个时代卓文君她们的心病了。这个符合我们内心的期待,我们希望无论是婚前,婚姻之中,哪怕天长地久,都要“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在第六季第三场的比赛中,有题目说到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杨雨老师在点评这首诗时说:关于元稹的这首诗,向陈寅恪先生认为这可能是一首风情诗,有可能是写他的初恋莺莺,但我们更愿意接受的那个说法,就是他悼念他的亡妻韦丛,我觉得用“曾经沧海难为水”来形容元稹的这一段婚姻是非常贴切的,因为韦丛赋予了他一腔深情,而且是患难真情,因为她嫁给元稹的时候,元稹几乎可以说是一贫如洗,这个韦丛的出生是高官家庭,是韦夏卿的女儿,掌上明珠,然后他在患难的时候,还能够跟元稹不离不弃,还能够那么善解人意的去帮助元稹,去实现他的这样那样的梦想,所以他才会留下这样的情深似海的诗句。大家可能感受到了,她们两个点评时,蒙曼老师更多的是理性的叙述,很少加形容词和修饰语,而杨雨老师讲起来更深情,更能打动人心,这或许就是研究历史和研究文学的人,不同的风格吧!从她们两个身上我们看到,女性也可以很优秀,也可以饱读诗书,而不是淹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中,不是淹没在家长里短的口舌战中,诗词的世界给了她们更多与凡人不同的东西。她们两个一个接地气,一个有点仙气飘飘,在穿着打扮上都很复古,一个书卷气更重一些,一个长裙飘飘,仙气更多一些,都是我们这些凡人望尘莫及的。后记:写作此文本来就不在于比较她们两个,我觉得这种做法太俗,只是想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她们。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27购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91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