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zdxbdf/

01美如何形容

美是一种难以用文字形容的状态。金庸老爷子在《神雕侠侣》里如此描写小龙女的美貌:

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都不自禁的涌出美若天仙四字来。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

老爷子文字斐然,在形容小龙女美貌时,使用的手法是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好处就是通过他人的目光直接表现出主角的美貌。

这种描写手法好是好矣。

就是我们无法用想象去填补美人的五官和形体。

因此在陈妍希版的小龙女出场时,很多人都发出了嘲笑的声音。

02形容美的不二法门——间接描写

而老爷之所以能塑造出这样一个人物,与他本人深厚的古诗文功底密切相关。

诗仙李白曾经成功地利用这个手法,向我们展现了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的美貌。

试看李白的《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飘逸的诗仙邂逅绝美的杨贵妃,碰撞出了中华历史上璀璨夺目的繁盛烟花。

被皇帝垂青十几年的杨贵妃到底有多美?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够推测出,这个女人在仪表形态和气质修养方面应该均属一流。

否则唐玄宗不可能三千宠爱在一身。

历史记载唐玄宗在某天清晨看到心爱的女孩子在欣赏牡丹花,心中大为喜悦,说道:“赏名花,对美人,焉能用旧曲?”

遂命诗仙李白谱写新词,乐师李龟年谱写新曲。

挥毫落纸如烟霞的诗仙也陷入两难的境地,如何描写贵妃的美貌?

直接写贵妃美得很,鼻子美,嘴巴美,脸蛋美。

这是俗子们的直白表述。

李白运用的手法就是间接描写,他给读者提供了一方遐想的空间,让读者跟随自己的喻体充分想象,在想象中完成对美的一种向往。

贵妃的衣裳并非人间丝绸和锦缎,她如同漂浮云层的仙子。

贵妃的美貌类似于世间最娇艳柔嫩的花朵,这朵花不是世间即将枯萎的暮春之花,也不是午间无精打采的硕大花枝。

这朵花恰好处在一个最美的时间段——晴天的早晨。

花瓣上还点缀着几颗晶莹的露珠。

贵妃的美在李白的笔下融化在世间众多美好事物之中,我们想象的翅膀便在这样一个妙不可言的空间里自由驰骋。

李白真的在讽刺杨贵妃吗?

但是粗通文史的人会提出这样一种观点:

李白在讽刺杨贵妃。

证据是: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中国历史上祸乱宫闱的代表。

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的的确确是一种讽刺。

但是这种推测根本经不起任何的推敲,我们站在最基本的人性角度考量,就能推断处正确的结论。

李白出生在富裕人家,从小接受的是系统的教育,难道他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吗?

玄宗皇帝当时就站在他的身旁。他当着玄宗的面直接讽刺他最心爱的女人,难道堂堂的诗仙李太白这样没有素养吗?

你可能会说这是李太白直言进谏。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白不过是区区的翰林待诏,他写这首诗讽刺杨贵妃对他本身有什么好处,根本没有,是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这样的做法不但无法证明李白的忠心,反而说明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跳梁小丑。

对不起,这个观点大错特错,诗仙不可能是跳梁小丑。

一个说话直白的人会当着孩子母亲的面,直言不讳地讽刺人家心爱的孩子吗?

如果这个人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他不是直白,而是愚蠢。

因此在人性上完全不过关。

其次,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李白在写完这首诗后,杨贵妃和唐玄宗根本没有给李白任何的惩罚措施。

你可能会说大概唐玄宗和杨贵妃根本没有读懂。

唐玄宗学富五车,难道会不懂赵飞燕的典故?

流传度极高的力士脱靴和贵妃研墨不过是后代文人们杜撰出的野史,根本不足为信。

若是到此处,你还是觉得有些牵强附会,还是坚持原来的意见,不妨打开《红楼梦》。

曹公《红楼梦》里为第十七回写了这样一条回目:

滴翠亭杨妃扑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曹公以杨贵妃类似薛宝钗,以赵飞燕类比林黛玉。

堂堂大家闺秀林黛玉类比赵飞燕,曹公难道是在暗讽林黛玉吗?

怎么可能,林黛玉在听到宝玉对她说《西厢记》里的章句:“你就是那倾城倾国的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时,第一反应就是要去告诉舅舅,也就是贾宝玉的父亲贾政。

大家闺秀恪守礼法如此,根本不可能是祸乱后宫的赵飞燕。

既然如此,为什么李白非要以赵飞燕类比杨贵妃?理由很简单,我们细数一下唐朝之前的有名的美人。

王昭君,和亲嫁到荒凉的大漠之中。

难道以昭君类似贵妃,寓意贵妃最终也会终死荒漠?

好像有些不合适,古代的皇帝,谁会愿意将女儿嫁到那样一个偏僻又荒凉的地界?

难道类比貂蝉,被王允以美人计害死了董卓。

李白清楚地直到杨贵妃的前任丈夫是唐玄宗的儿子,这个比喻等于是将自己的头颅放到铡刀之下,这个比喻大概在李白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而赵飞燕出身底层,后来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人生的经历不是和杨贵妃非常相似吗?

因此,不要再说什么李白以赵飞燕讽刺杨贵妃吗?这个以讹传讹的流言应该停止一下,是时候还《清平调》三首一个公正的评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