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四首,第四首神韵远致,值得好好品味。

竹枝词

杨慎

神女峰前江水深,襄王此地几沉吟。

晔花温玉朝朝态,翠壁丹枫夜夜心。

巫山神女峰前就是滚滚的万里长江,神女峰如此美丽,不愧是神女向往的地方,也难怪当年楚襄王和宋玉会来到此地。直到如今,神女峰依然像曾经那样朝朝日日都是如此秀丽动人。此诗后两句对仗工稳,空灵蕴藉,是一首好诗。

竹枝词

何景明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诗人何景明乘船经过瞿塘峡,看到是秋时节的巫山十二峰,草木已经凋零,江面上笼罩着冷雾,天上的寒月照射在江面上,此情此景,即使没有听到两岸凄厉的猿声,也使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鲥(shí)鱼

何景明

五月鲥鱼已至燕,荔支卢橘未能先。

赐鲜遍及中珰第,荐熟谁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玉箸金盘敢望传?

这是一首七言讽刺律诗,五月江南的鲥鱼刚刚上市,就已经运到北京供皇帝享用,而生长在广东的荔枝和卢橘都还没有运到京城,从中能看出明武宗的穷奢极欲。明武宗收到这些珍品后,没有向宗庙荐祭,就把鲥鱼赏赐给宫中的太监,这是违反礼制的行为。

运送鲥鱼十分艰苦,即使黄沙漫天也要飞速奔驰,遇上天气炎热还要用冰雪包藏起来,防止其变质。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诗人陈景明吃不上肥美的鲥鱼,所以心生怨恨。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明武宗冷落文武大臣宠信宦官,造成宦官专权,这不利于明朝的江山社稷。

小景四首(其二)

何景明

草阁散晴烟,柴门竹树边。

门前有江水,常过打鱼船。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草阁在竹树旁边,门前的江面上时常能见到打渔船,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看到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像烟岚。此诗神韵远致,值得好好品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