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进入庄子的精神领域,总为他的奇思妙想,亦梦亦幻的文字所感动,所陶醉,所迷恋。庄子可谓天纵之才,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春秋战国时期无出其右者。唐代诗人李白作《大鹏赋》赞庄子道:“南华老仙,发天机于漆园。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徵至怪于齐谐。”并赋诗道:“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有一座姑射山,是庄子《逍遥游》中所记述的名山。此山,也许今天的许多人不曾登临,然而,据历史记载,这里就是庄子所描述的古代仙山。
姑射山朱宝林/摄
藏在深闺
山西有许多名山,人们说起佛教名山五台山、塞外风光芦芽山、雄奇险峻太行山、道教名山五老峰等等,如数家珍,头头是道,也是省内外游客必定光顾的名山。可是,提起姑射山,许多人竟然不知道,似乎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可谓藏在深闺人不知。
临汾古称平阳,是尧帝的故乡。《帝王世纪》称:“尧都平阳。”即今临汾。顾颉刚先生评点《禹贡》一书时指出:“尧都平阳,舜都蒲城,禹都安邑,概属冀州。可见冀州的物产很丰富,所以尧、舜、禹都奠都于其境内。”尧帝曾经在今天的临汾尧都区建立都城,留下许多尧帝的传说。
姑射山,又名九孔山、仙洞沟,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姑射村,距临汾城30多公里,景区方圆40平方公里。从临汾市区出发,一路上田畴漠漠,古木森森,屋舍俨然,荷塘映碧,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接着翻山越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姑射山景区。只见山势突兀,群峰横亘,云海苍茫,恍若仙境。两边山峰对峙,高入云霄,中间是一条深深的峡谷,将景区天然地分作两处。峡谷中间是河道,流水淙淙,蜿蜒远去。
群山环绕的姑射山景区,宛若世外桃源,令人忘记久居城镇的烟火,忘情于这别有洞天的景色之中。驻足观赏峡谷两边的风景,只见庙宇庄严,鳞次栉比,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群峰耸立,岩洞密布,白云飘飘,钟声悠扬;古木参天,飞鸟鸣啭,一幅自然天成,绝妙古拙的画卷,让人禁不住流连忘返,沉醉其间。这种由自然山水、古代建筑、峡谷绝壁所构成的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姑射山在古代久负盛名,如今却衣锦夜行,不为人知。如此美丽的奇妙景观,应当掀起她的盖头来,一睹风姿绰约的绝世神采。
姑射山秋色吕晓军/摄
神人居焉
远在战国时代的庄子曾对姑射山神往不已。庄子,宋国蒙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名列“先秦七子”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时期,庄子的著作冠名《南华经》,与《易经》《道德经》,合称“三玄”。
庄子《逍遥游》记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意思是,在遥远的姑射山上居住着神人,肌肤洁白如冰雪,体态轻盈如处女。不吃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坐云气,驾驭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当他凝神静气的时候,可以使万物不生疾病,五谷丰登。
《隋书·地理志》云:“临汾有姑射山,在今山西平阳府西。”即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以西。《山海经·东山经》道:“卢其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清人秦恩复在《列子补注》中指出,临汾的姑射山“即今平阳府西之九孔山”。清代经学家郝懿行笺疏,尧都的姑射山就是《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仙山。
唐代诗人王周《大石岭驿梅花》诗道:“仙中姑射接瑶姬,成阵清香拥路岐。半出驿墙谁画得,雪英相倚两三枝。”诗歌借助姑射山的神人与巫山神女瑶姬相连相接的神姿仙态,描写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苏轼《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道:“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苏轼诗歌中的“姑射”,意为海中之仙人。古代文人以“姑射”为神仙、美人的代称,可见庄子对姑射山的描写深入人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已经成为文人心目中的名山之一。
临汾,古称平阳。平阳的地名与姑射山有关。《水经注》道:“平水出平阳,平阳因在平水之阳而得名。”姑射山有一座山峰叫平山,山麓泉水喷涌,形如蜂房,缓缓流淌,因为这股水出自平山,故称“平水”。临汾在平水之北,故而叫作“平阳”。清代戏剧家孔尚任《清音亭记》道:“藐姑射之连阜曰平山者,平水出焉。其源仅一勺耳,尺增寻益,不百步而分涧列壑矣。石隘则激为雪崖,峻则奔为雷,目之可击者浩乎若江河,盍不知所抵极。土人云:由临汾,下襄陵,溉田可为十万八千亩,而舂碓之代力者,且不胜数也。”清音亭是姑射山附近平山的景观,今已无存。从孔尚任的文章中可见当时姑射山平水之大,对农业水利灌溉之重要。
在庄子和文人的眼里,姑射山是一座神山,那里住着他们心目中的“神人”,体态洁白美丽,不食人间烟火,又具有超越凡人的天赋异禀。神人传说久远,无迹可寻,可是仙山就在我们的眼前,怎么能不令人心生期盼,发怀古之幽情,领略其中无限风光?
姑射山冬景吕晓军/摄
尧招贤人
姑射山并非孤立的存在,在远古时代就是文明初始、文脉鼎盛、隐士居住的名山。平阳是尧帝的建都之地,姑射山和临汾尧都区一带,流传着尧帝的许多故事。
临汾市尧都区有个康庄村,又叫康衢庄。据《列子》记载,尧帝定都平阳,任用贤良,治理天下,制定历法,卓有成效。一天,尧帝微服来到康衢庄,听见小孩子们唱着《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的功绩,人们不投机取巧,按照尧帝的要求做事,生活安定祥和。还有一首《击壤歌》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尧帝时期,人们按时耕作,按时休息,凿井饮水,自食其力,好像感受不到尧帝的力量。康庄村存有尧帝击壤台的遗址,有碑刻“击壤处”三字。
临汾市尧都区郭村,有规模宏大的尧陵,位于涝河北岸。尧陵高50米,周长米,十分肃穆壮观。传说尧帝去世后,人们十分伤心,用手一抔土一抔土堆起一座高大的土丘,即尧陵。陵前有庙宇,相传为唐初所建,纪念尧帝一生的功绩。庙内有大殿和献殿。大殿面宽三间,有一块石碑,上书“古帝尧陵”。献殿两旁各有一座配楼。据祠内金泰和二年()的碑文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辽东曾驻跸于此并拜谒尧陵。尧陵周围土崖环峙,河水潺潺流淌,千百年来诉说着尧帝的美好故事。
据说尧帝来到姑射山,拜访贤人,请求他们辅佐治理天下。《庄子·逍遥游》说:“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意思是,尧帝治理天下的百姓,安定了四海之内的局势,来到姑射山上、汾水北面,去拜见王倪、啮缺、被衣、许由等四位隐士。王倪是啮缺之师,庄子《齐物论》说,啮缺向他求教人生的四个问题。被衣是王倪之师,甫谧著《高士传》里说,啮缺问道于被衣,被衣道:“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许由也是当时的贤人,做过尧、舜、禹的老师,人称“三代宗师”。
遥想远古时代,尧帝礼贤下士,好不容易在姑射山找到四位贤人,希望他们帮助治理天下。可是四位贤人视富贵如浮云,断然拒绝。《高士传》记载,许由优游山林,修身养志。尧帝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听后毅然拒绝,并且到河边洗耳,认为玷污了自己的耳朵。许由不营世利,淡泊明志,死后被尧帝封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
姑射山一角吕晓军/摄
南北仙洞
姑射山以南仙洞和北仙洞为著名。南仙洞位于姑射山西侧,是仙洞沟的主要景区。据《平阳府志》和遗存的碑刻记载,姑射山最早为道教圣地,至晚在唐代武德年间(~)就开始修建道观。后来修建佛寺,可谓佛道合一的景区。南仙洞有碧岩寺、观音阁、神居洞等景观。
进入南仙洞,只见主要建筑位于山峰之腰,宛若天庭,让人高山仰止。拾级而上,登上数百个台阶,来到山门。其上为玄帝楼,下面是过道,门上为乐楼,西南为戏台。宋、金时的道士皇甫靖,元代道士任志真、王德仁在此修炼,修建殿阁十数间。山门大殿里供奉着镇守北方的天神——玄武大帝。
碧岩寺建有正殿,原供奉鹿仙女,现供汉白玉观音像。明代正德年间,五台山僧人云游至此,兴建碧岩寺,至今保存着祖师殿、韦驮殿、观音阁等建筑。观音阁以悬塑闻名,下为窑洞,依山而建,处于半山腰之上。山西古建筑专家柴泽俊先生的《山西古代彩塑》一书,介绍了观音阁的悬塑。观音阁内塑有观音菩萨像,两侧为文殊、普贤菩萨像,此外,还有送子观音、韦驮、二十四诸天像,以及道教的玄武大帝像,林林总总有上百尊,这些雕塑均工艺精湛,艺术高超。
姑射山有许多山洞,洞中藏庙,庙中藏洞,以神居洞最为神奇。神居洞洞口,建有巍峨的庙宇,飞檐翘角,悬山凌空,保存着宋代熙宁年间的石碑。洞内无柱无梁,可容纳上百人,里边排列大大小小89尊塑像,有尧、四大臣、舜、禹、三仙、三清、七殿阎君、罗汉、释迦牟尼、玉皇大帝等,形态逼真,惟妙惟肖,形成儒、佛、道共存,三教合一的局面。此外,洞内还保存着壁画、历代石碑等,后壁有互相连通的数十米深的石洞。
北仙洞位于姑射山半山腰,建有寺庙佛兴寺,寺内有大雄宝殿、王母阁等建筑,有庙宇50余间和30窑洞余孔,蔚为大观。北仙洞还有鹿沟、象头岭、会仙台、乌龙潭、舍身崖、如意沟等景点。这里云雾缭绕,泉水流淌,古刹隐隐,梵声阵阵,令人神清气爽。
仙洞沟的洞很有特色,洞中藏洞,洞中套洞,幽深难测。我游览姑射山时,著名作家乔忠延先生讲了个故事,说有个洞叫陕西洞,沿着洞爬进去,可以前往陕西省宜川县。有胆大的人曾经试着往里走,越走越暗,越走越幽,就是走不到头。陕西洞口塑着一位慈母,身旁卧有一条狗。据说儿子带着狗从这边洞里去了陕西,过了不久,狗带着一封信归来。信中说儿子在洞那边采药治病。于是,老母带着狗在洞口盼儿归来,思儿心切,望眼欲穿。在陕西省宜川县,确实也有个洞,叫山西洞。这令人动情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
仙洞沟观音阁悬塑朱宝林/摄
洞房来源
唐代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长期以来,人们把婚房叫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的贺喜取乐叫作“闹洞房”。殊不知,洞房的来历亦与姑射山的传说有关。
很久以前,姑射山的仙洞沟有一黑龙潭,黑龙经常兴风作浪,惊扰行人,伤害鹿群。当地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叫鹿仙女,为了保护百姓和鹿群,决心制服黑龙,为民除害。一天她来到黑龙潭边,与黑龙展开搏斗,狂风四起,飞沙走石,黑龙张牙舞爪,直奔仙女。鹿仙女经过激战降服了黑龙,把黑龙收作坐骑,保证了一方安定,深得百姓爱戴。尧帝治理天下,听人们讲述鹿仙女的事迹,十分欣赏她的英勇行为。一天,尧帝巡视平阳附近的仙洞沟,正好看见鹿仙女在草坪上牧放鹿群,翩翩起舞,两人一见钟情,喜结百年之好。
尧帝与鹿仙女成婚当晚,仙洞对面两座山峰上光华耀眼,如同白昼一般,照亮了洞内。次日,鹿仙女领着帝尧游览仙洞沟,她指着一块石头说:“我常常对着它照面整容,叫大镜石。”又走到石台边说:“我常坐在这台上梳理头髻,叫梳妆台。”尧帝和鹿仙女成婚的地方是山洞,人们就把新婚的住房叫作“洞房”;后人结婚时要在洞房里点燃一对红蜡烛,表示喜庆之意,故人们称新婚之夜为“洞房花烛夜”;而大镜子、梳妆台,自然也成为“洞房”必不可少的摆设。
姑射山有许多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建筑儒、道、佛三教合一,集纳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洞,在岩崖间,有洞就有仙,或洞中藏庙,或庙中藏洞,富有特色;沟,沟壁直立,陡峭千仞,是罕见的大峡谷。美妙的自然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受到人们的青睐。据说,汉光武帝刘秀,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宋度宗赵祺等人,都曾经来过姑射山,在这里留下遗迹和优美传说,比如李渊曾经登临这里的南天门,赵匡胤在此与人对弈留下棋盘石等等。
来源:映像
发布:华夏文化融媒体中心
责编:崇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