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第五阶段主动性发掘进入第三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谢智强摄/视觉重庆“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发掘工作,解决‘巫山人’究竟是人还是猿的世界难题。”作为本次发掘的专家顾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说,关键点是找到“巫山人”的新材料。基于这个目标,本次发掘将面积锁定在了一片30平方米的土地之中。▲8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现场,工作人员正在测量。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选这里,是因为在第三阶段的发掘工作中,就是在这个地方,曾发现有巨猿牙齿两颗和石器等,是否有可能再次发现巨猿上下颌骨,或发现‘巫山人’更新的材料?”几率有多大?“完整的上颌骨或者头盖骨化石,目前看起来找到的几率并不大,但是,就算碎片,我们也能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为世界难题定性。”黄万波坦言,每一份成功,都是学识和运气兼备的结果。“这份运气何时到来,我不知道,但我会不停寻找机会与它相遇。”为什么这一珍贵的化石主人究竟是谁并不那么重要?“很多人都误认为我们非要找到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证实‘巫山人’就是人。其实并非如此。”黄万波说,在他看来,龙骨坡的地底可能埋藏着两个问题的答案。▲8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巫山人下颚骨发现处。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如果找到上颌骨或者头盖骨碎片,那么就可以根据碎片厚度及弧度,进行科学复原,然后获取头盖骨主人的脑容量。“高于毫升,就是人。低于毫升,就是猿。”“是人,我们就向全世界证明了早在-万年前,中国重庆巫山龙骨坡就有古人类存在。是猿,结合遗址曾发现的上千件石器,我们就给全世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论断,这种猿已经会制造工具。”▲8月18日,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分析现场采集的样本。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而这两个谜团的有望破解,是持续40年考古发掘的连续成果,“正因为我们找到了万年前的石器,并得到全世界公认,我们才能大胆地说,不论‘巫山人’是人是猿,它,都是值得世界瞩目的。”据悉,本次发掘工作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巫山县文管所联合进行。发掘时间将持续到今年11月,发掘面积30平方米。▲8月18日,俯瞰中国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遗址。记者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