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
“脆是李的皮,甜是李的蜜啊……霜是日月的嫁衣啊,绿是唐宋的彩礼……”近日,由著名民歌演唱家祖海演唱的新歌《巫山有李》在网络上掀起热潮。“巫山有李,助力脱贫”再度成为佳话。▲曲尺乡漫山脆李李文萍摄据悉,巫山县以规模化种植、科技化管护、市场化营销、品牌化打造、链条化延伸的“五化”模式不断巩固脆李产业基础,加快推进脆李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脆李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巫山脱贫攻坚和乡村全面振兴。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巫山脆李主产地曲尺乡,解构巫山脆李如何从“青李子”变成“金果果”的产业变革。规模化种植科技化管护让量与质齐飞从巫山县城驱车前往曲尺乡,沿着绕山公路左右颠簸,车中人多有“山路十八弯”的眩晕感。进入曲尺乡境内,沿途间或分布着小型交易集市,人们围拢在一起,交易脆李。“今年雨水多,脆李收成有一定影响。但往年收益好,基本上都卖出十几万,卖几万元的都不好意思跟大家说。”曲尺乡党委书记徐培涛介绍。▲巫山脆李交易集市李文萍摄曲尺乡是巫山有名的移民乡镇,库区蓄水后,良田被淹,剩下贫瘠的荒山。传统的玉米、红薯、土豆“三大坨”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支撑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一场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效益的改革势在必行。曲尺乡自古便有种植脆李的历史,过去只是零散种植在房前屋后。人们发现,李树既能绿化荒山,涵养水土,还能产生经济效益,是生态和经济的“宝贝”。年,大规模的种植在曲尺乡推开。“好难看到一块空地,都被村民们用来种植脆李。”徐培涛表示。目前,曲尺乡累计种植柑橘1.5万亩,达到丰产期1.2万亩,全年产量达1.8万吨。曲尺乡的脆李发展是巫山县脆李飞速发展的缩影。目前,全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脆李规模达28万亩,遍及22个乡镇,挂果面积10.7万亩,惠及农民5万户,带动贫困户户脱贫致富。▲村民挑送脆李去销售李文萍摄每逢盛夏,巫山漫山遍野成为脆李的海洋,城里、乡里涌进来自全国各地的脆李采购商,曲尺乡被车流和人流淹没。陈文明是曲尺乡柑园村的脆李种植大户。开辟30多亩荒山种植脆李,每年收入几十万元。如今,他又在官渡镇租用三四百亩土地种植脆李,预计明年收入过百万元。“脆李要熟透了才好吃。没熟你催我发货,我都不发。”在陈文明看来,做生意要讲究口碑,良好的品质是持续经营的“法门”。“通过熟客介绍,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