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形〉
1.象形。2.颜色。3.枯黄。4.美好。
〈动〉
1.垮掉,坏事了。2.成熟。
〈名〉
1.黄赤色的马。2.金印。3.黄颜色的染料或颜料。4.黄帝的略称。5.指色情的书刊、电影、录像等(重点,0起来,要考。)6.酒。7.指幼儿和老人。8.粪便。9.牛黄。10.黄犬。……(下面言归正传)
说到“黄”啊,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我就不多做解说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在中国古代,“黄”是很高大上的东西,怎么到了现在,大家提起这个字,都是一副贱兮兮的样子?
在古代,要说“黄”这个字是不能乱用的。古人敬仰天地,认为天为玄(青黑色)地为黄(颜色),所以古时的人们都不穿黄色的衣服。古代崇尚黄色,黄色常常被看作君权的象征,古代皇帝的衣服是明黄色的。古人崇尚黄色首先起源于古代农业民族的敬土思想。按中国的阴阳学说,黄色在五行中为土,这种土是在宇宙中央的中央土,放在五行当中土为尊。所以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黄”并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其实他是一个舶来品,出现至今才百十来年。
最早出现“黄”的是在英国,年,英国创刊了一家杂志,名字就叫《黄杂志》,一批有世纪末文艺倾向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画家等,围绕该杂志形成一个被称为“颓废派”的文艺集团。他们的作品,有时带有一点色情意味,但不能算淫秽。第二年4月3日,当时极负盛名的英国剧作家王尔德(O.Wilde),因同性恋的罪名遭到逮捕。而逮捕他时的一个小插曲,使得《黄杂志》名声大受损害。因为这种小说是黄色封面,当时的人们就称为“yellowbook”,被认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之后在香港某类型电影的带动下,在中国大陆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个〈代〉词。
中国文字本来就讲究言简意赅,比如,“你吃饭了没有?”用三个字就可以代替“吃了没?”,效率瞬间就提高了一倍。还有就是“黄”这个字,也是很多事物的简称,电影、书籍、笑话、段子等等之类的。这也符合中国人讲话的特点,中国人讲话历来都是说一半留一半,留下的一半就要自己去好好体会了。要不然怎么会说外国人说中文难学难懂。
“黄”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有,不过古人不像现代人说话做事那么直白,现在人说“黄”就是“黄”,古人则不同。要是以现在的标准来定义古人围绕“黄”做得一些记载,这其中首推神话传说中的“九天玄女教授黄帝房中术”了,其次的话就是战国美男子宋玉的成名句“巫山云雨”了,再往后就是汉代开始流行、直到今日还在流传的《春宫图》之类的东西,最后的话还有就是历代那些个风流才子留下的艳诗、艳词、艳画、艳曲之类的,还有些小说野史之类的文字记载。所以说,中国对于这一方面的了解和记载,那是源远流长的。但古人比较羞涩,不会再大堂广众之下提及这种东西。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都属于我们认为的“黄”之一类的东西。只不过现在人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也就不在那么缩手缩脚的了。
我们现在说的“黄”大体上与古代的差不多,但在有一点上还是有区别,那就是在“妓”这个方面。“妓”这个词在现在只是个褒义词,而在古代确有很多种说法。
现代的“妓”是指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技能、从事艺术服务的一群人,她们属于消遣娱乐行业。
古代有“娼妓”之说,但妓娼有别,妓只卖艺,娼卖身。“妓”只待在青楼,属清雅之地,文人墨客多去,是卖艺的艺妓。一般都称“**楼”。“娼”则和现代人理解的妓是一个意思,一般都住在“**院”。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女网友在网络上公然发文称“凭她的长相,要是回到古代,去青楼,就是台柱子”结果台柱子没成,却成了个笑话。古人对于这一类行业的存在是认可的,从事这一行的人也大有人在,毕竟有需要就会有供给。但古人还是改不了说话绕圈子的毛病,给这个行业的人取了好些个高雅的名字,比如“扬州瘦马”“旧院女子”“河船女”“倚门卖笑人”……
自来也名作《亲热天堂》“黄”也被称为是三害之首,咱们玩笑归玩笑,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还是应该洁身自好,做一个品德高尚的新时代好公民。
如果您有什么高见,还请留言批评指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