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充电宝”安在昆嵛山

——探访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进入5月,放眼昆嵛山,一片新绿。在崇山峻岭、满目青翠间,有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正酣。

作为目前全省装机容量最大、胶东地区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从年开工至今,整个工程项目已经进入从土建施工向机电安装转序的“后半程”,向着投产并网全速冲刺。5月7日,记者来到电站工程建设现场,实地探访项目建设亮点,感受这一省级重点项目火热的建设速度和厚重的分量。

项目现场,工人正在焊接设备。

发电机组年底试运行“大块头”项目快速成长

从办公楼出发,乘车三五分钟便进了隧道。一路下坡,还未适应昏暗的光线,视野又豁然开阔——抽水蓄能电站主副厂房的建设现场到了。

建设现场,吊机轰鸣运行,焊接火光四溅,数不清的大灯将这里的地下照亮。上百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正奋战在脚手架搭成的“森林”中,为整个电站的“心脏”忙碌着。

“地下厂房的各类设备,都要在这里进行组合和中转,再安装到指定位置。目前,1号尾水系统正在进行充排水试验,1号机总装已经接近尾声,2号机已完成定子吊装,正在进行转子磁极试验。”承担机电安装任务的中国安能二局项目部党总支书记朱建华介绍,春节后,这里就进入了机电安装的高峰期,按照计划,1号机组将于年底启动试运行,眼前的各项任务进度需要按“天”来更新。

跨过栏杆走近再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大”。从顶盖到外壳,身边摆放的设备,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几乎所有设备的安装运输都要通过桥机吊装来实现。

几声哨响,桥机主梁缓缓起吊,头顶便瞬间黑了下来。此时,记者身边,2号机定子正在进行机座组装。6个月的装配周期后,整台吨重的“完全体”将吊装至指定位置,成为2号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是“重器”,越需要“绣花”功夫。不管是前期的运输,中期的焊接、组装、吊装,还是后期调试,这些大型机电设备对精度都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

略显嘈杂的工作环境里,机电安装工罗玉鹏正和同事们商量着今后的工作安排。很快,他们就将参与到定子铁心的安装工作中,用纯人工的方法,将几十万张薄至0.5毫米的硅钢片精准叠装到指定位置,误差不能超过0.05毫米。

“这个误差要求,机器做不来,还得靠工人的手来把控。”即便已经工作了16年,“游历”了全国19个电站,但对罗玉鹏来说,叠片安装依然不是简单的事情。接下来,20多人的队伍要两班倒施工,用一个月的时间,保证这座胶东首座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质量。

保证质量的,不止有日夜忙碌在这里的建设者们。自年主体工程开工以来,这里已创造46项业内专利,并研发出全球首台紧凑型超小转弯半径硬岩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文登号”,一举攻克“S”型转弯连续螺旋变坡掘进及出渣运输、超小转弯半径自动导向测量等技术难题,成为TBM施工技术在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首次应用。

凭借着大干的劲头和高超的技术,这个“大块头”项目快速成长。2年内,电站6台机组将全部投产发电,圆满完成电站的发电任务,年电站所有工作完成并网运行。

项目建设过程精益求精,保证工程质量。

年发绿电27亿千瓦时,生态“蓄电池”意义非凡

仔细查看电站的介绍,一组数字总会让初次参观的人感到困惑:总装机容量万千瓦的电站,设计年发电量27亿千瓦时,年抽水用电量则达到了36亿千瓦时。

发电量不如用电量,凿石开山建设这样一座看似“亏电”的电站,意义何在?记者探访过后,问题便有了答案:这里不只是昆嵛山的“发电站”,更是全市和整个胶东地区的“蓄电池”。

从隧道走出,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1号公路前行,记者来到电站上水库的建设现场。“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只有置身于此,才真正体会到这其中的宏大和不凡。

站在百米高的水库顶端向下看去,平时需要抬头仰视的大型机械仿佛成了玩具车般大小。坝顶旁被青峰环绕,远处还能看到米山水库的一抹湖蓝。如果说发电机组是电站“心脏”,那这里就是保证抽水蓄能电站运转起来的“大动脉”。

“众所周知,电能难以储存,而抽水蓄能电站就好比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具有调峰、填谷、调频、储能等多重功能。”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机电部主任姚志伟介绍,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剩余电力,电站可以将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富裕电能,实现“充电”功能;在用电高峰或者系统需要灵活调节时,将水从上水库放出到下水库发电,完成“放电”。

在调峰调频的角色之外,电站还承担着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功能。据统计数据显示,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的投入运行,每年将为山东电网节约标煤13.23万吨,相应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12万吨、二氧化硫约吨、氮氧化物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大块头”的建设不仅是一笔生态账,更是一笔“经济账”和“民生账”。

5月7日下午5时30分,界石镇柳林庄村村民王新春准时从工作岗位下班。“钱不少挣,地也不耽误,工作场所离家近,真是方便。”原本要从文登到市区来找工作,如今开车10分钟就能上班,王新春说,从年成了电站司机后,不仅收入没少,闲下来还能顾上家里的活,两头都不耽误。

王新春的经历不是个例。该项目工程建设,为附近12个村的村民提供了近在眼前的就业岗位,上百人在“家门口”当起了司机、保洁和保安,有了稳定工作。

而随着3条景观公路的修建,昆嵛山地区的路网得到进一步改善。“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能够带动周边地区设施配套的完善提升,从而为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利好。”市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表示。

实地探访项目建设进展。

对话建设者

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部专责刘建新:“要把最好的青春留在这里”

“您好,我叫刘建新,欢迎来到电站!”初见国网新源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部专责刘建新,很难将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材生”联系起来。

刘建新与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的缘分从年开始。那年,从学校毕业的他第一站便到了这里。5年里,从地下土建施工到地上两座水库工程,无论是开山修路的现场,还是挖洞筑坝的一线,都留下过他的身影。

“环境一般,但是已经习惯了。”几年的工作历练,刘建新话语里透着稳重和干练。和许多同龄人相比,这里的工作环境不算好。土建施工带来的灰尘弥漫四周,机械的轰鸣吵得听不见对方说话。夏天,火红的太阳烤得皮肤发红发烫;冬天,风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睛。

刘建新说,相比工作环境,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寂寞和孤独。身居大山深处,工期任务重,每天经常早上7点开工,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资料,半夜沾枕头就睡。

即使这样,刘建新依然和坚守在这里的几百名年青人一样,热爱着这份工作。“往大了说,工程进度是使命任务,往小了说,是我奋斗过的足迹。”刘建新说,三年里,他从师傅、前辈和同事身上学到的不止是技术,还有身为工程人的责任和坚守。

坚持总是值得的。眼看着自己亲手参与的工程一点点从无到有,刘建新的心里也慢慢多出了一种满足感。年12月14日,下水库通过蓄水验收当天,刘建新给自己加了个“任务”,主动负责起蓄水验收会议的工作报道。报道里,他写下了公司的目标,同样也是自己的想法:“为实现首台机组发电目标提供强力保障。”

春节过后,工期更忙。眼看着6月30日的倒送电节点临近,工作也越发忙碌起来。“我们远离繁华都市、远离父母亲人,我们要把最好的青春留在这里,我们为参与这样一项大工程而自豪。”刘建新说。

来源:威海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