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城市依山而建,得名“山城”,因冬春时节云轻雾重,得名“雾都,因夏季炎热,常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得名“三大火炉”之一——这就是重庆,一个依山傍水的历史名城。

重庆古称巴州渝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与嘉陵江汇合处,是座三面环水的半岛,也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重庆春秋时称江州,为巴国首府。秦灭巴国,置巴郡,并筑江州城垣。蜀汉建兴四年(22年都护李严在江州故城外又建大城,周围近7千米。北宋为恭州,据说,宋朝渝州有个名叫赵谂1的地方官想要谋反,后被发觉,当时的皇帝认为渝州含义不好,于是下令改为恭州,意思是想让这里的人以后都恭恭敬敬地顺从赵家的统治。孝宗淳朝熙十六年皇子赵淳在恭州被封为恭王,二月受内禅继承皇位,自渭“双重喜庆”,于是将恭州命名为重庆府,重庆之名由此而始。

明初重庆卫指挥使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因此门随东逝长江,面朝天子帝都南京,于此迎接圣旨,故名“朝天门”。因此门地处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此被称为重庆市伸入两江的舌尖。如今这里已辟有朝天门广场,附近有朝天门客运码头,每当初夏仲秋,还可俯看壮观的“夹马水”风景。

朝天门夜景

位于民族路的解放碑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也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物。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动员民众抗日救国所建。年由刘伯承改题“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解放碑通高27.5米,初为低矮木质结构,现有旋梯可直达顶端。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山,整个城市建在立体的山水间,形成独特的立体城市景观和立体交通,被称为“山城”。独特的城市风貌,造就了山城绮丽多姿的景色。在如诗如画的城市周围,点缀着幽、秀、险、雄的缙云山、北温泉、南温泉、鹅岭、枇杷山等园林名胜和闻名中外的三峡奇观。

长江奔流到重庆与湖北相邻处时,突遇巫山山脉,由于地层的上长虹和水流的切割,形成了长江上最慑人心魄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大峡谷,造就了奇特、瑰丽、壮美的三峡风光。三峡西起白帝城,东到湖北南津关,全长多千米,它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以及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

白帝城位于奉节县长江岸边瞿塘峡口北侧的白帝山上,为西汉末年的公孙述所建。这里扼川东咽喉,当三峡门户,为水陆津要,历代兵家此争之地。现存白帝城系明清时所建,有明良殿、武侯祠等建筑,众多历代著名学者、诗人等都曾旅居于此,留下大量诗文。有“诗城”之称。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抬高,白帝城成为江中小岛。作为有着多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丰富,除了集优美壮丽自然景色,还有融巴渝文化、陪都文化于一体的浓郁文化景观。境内古文化遗存丰富,有钓鱼城古战场遗址、大足石刻、巫山古人类化石遗址、巴蔓子墓、白鹤梁题刻等众多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

位于重庆西北余千米的大足石刻,创于唐朝,历经五代、两宋,迄于明清,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大足石刻共有40多处石刻,5万余尊雕像,多以佛教造像为主,是我国中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在星罗棋布的石刻中,尤以北山和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美。

解放碑

重庆不仅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历史名城,还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名城,镜内有许多革命遗址。沙坪坝区歌乐山下山峦交错、地形隐蔽的地带内建有戴笠、梅乐斯的住宅、中美情报人员宿舍、办公室、训练场、餐厅、军火库、礼堂及渣滓洞、白公馆等多处监狱。抗战胜利后,这里就成了国民党当局关押、刑讯、残杀革命志土和共产党人的场所。如今,这里已经被辟为歌乐山烈土陵园,成为缅怀革命先烈的纪念地。

悠久的历史也成就了重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最能代表重庆饮食文化特色的就是重庆火锅。它将麻、辣、鲜、香、烫等特色发挥到极致,以辣香味浓、味美可口而闻名遐迩,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重庆街头,各类铺面、各色招牌的火锅馆遍及大街小巷,被誉为“火锅之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