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天路。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年7月28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了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边界调整项目—重庆五里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

7月25日,重庆五里坡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利用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巫山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嘉康表示,申遗成功一年来,巫山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定不移把五里坡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设立三级林长守护“生态绿”

如何更好地对重庆五里坡进行保护管理?

巫山县始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神农架与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协调委员会,出台《联动管理运行规则》,自然保护地实现联通、联保、联防。同时,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责任体系,全面设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保护区设林长57名、生态护林员94名。健全“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机制,用“检察蓝”守护“生态绿”。

其次,还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探索发现了一批新物种。其中,新发现矮生假糙苏、五里坡派模蛛和五边巨疾灶螽新物种3种,新记录物种小巧羊耳蒜、圆唇对叶兰、绿花百合、叉唇钗子股、毛弓果藤等30余种。

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发现有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种、维管植物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种,是“天然的基因库”“天然的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搭建致富路村民吃上“旅游饭”

为了更好地对五里坡进行宣传,巫山县打造了一个科普基地。

据了解,巫山按照城区有展览馆、保护区内有宣教体验基地、乡镇有宣传教室、村有宣教栏的一体化宣教布局,建立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科普中心和科普基地,展示保护区地质地貌、野生动植物标本件。深入自然遗产地开展青少年观鸟、五里坡生态课堂和科普宣教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三进”活动98场次,尤其是在新区大宁湖的边上,利用新的VR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一个科普馆,未来将成为一个4A级景区。

同时,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价值,巫山还推出世遗探秘之旅、自然生态之旅、古镇文化之旅、科考寻根之旅等旅游线路,并结合下庄精神,推出“览世界遗产·学下庄精神”“云上遗产·天路下庄”等旅游产品,有力推动了全县旅游发展,让当地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今年1-6月全县共接待游客.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9.28亿元。

“巫山也将继续做好‘遗产保护’大文章,在绿色发展中提升生态价值,让绿色成为巫峡大地最亮丽的色彩。同时,也诚挚邀请海内外宾客来巫山体验三峡风光,领略重庆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独特魅力。”付嘉康介绍。

迈入高铁时代巫山推出“新耍事”

在发布会上,巫山县委常委副县长水韦梁对巫山迈入高铁时代后旅游发展做了推荐。

“三峡之光”情境夜游。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巫山云雨康养旅游度假区位于小三峡和瞿塘峡之间,是一个既能赏四季美景,又能观长江画卷的康养胜地。”水韦梁介绍,“今年,我们相继推出了20万平方米的露营基地、10万平方米的卧云花谷、6万平方米的草坪露天电影和3千米的诗画漫道,以及三峡地区最大的户外卡丁车赛场。欢迎大家来享受23℃的清凉,释放度的激情。”

其次,水韦梁推荐了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重庆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路下庄。这里孕育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创造了“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今年5月9日,天路下庄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运营,截至目前,接待游客3万多人,开展“走下庄天路学楷模精神”主题活动近批次1.5万余人。

最后还有以灯光为媒、携山水为伴、用城市作画的情境夜游——“三峡之光”。每当夜幕降临,行船江上,创意光影与夜游体验互动呈现,“山水美景伴左右,文化大赏通天地”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远古文化、巫文化、神女文化、诗词文化、三峡文化的魅力,畅享不一样的奇妙夜。(蒋海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