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年-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与白居易齐名,也是同科及第。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新乐府”,结成了莫逆之交。
然而每当诵出这首佳句的时候,心头总是那么不是滋味。是想念前女友?还是另有她人呢?小编带着你们一探究竟。
图片来自网络
元稹的原配夫人是韦丛,娶韦氏之前曾与一女子颇有私情,此女便是崔莺莺。说到崔莺莺,写得较多的就是元稹的《莺莺传》,《莺莺传》又叫《会真记》。王实甫撰写《西厢记》的灵感就是从《莺莺传》里面来的。
元稹的《莺莺传》实则是有自传性质的,张生就是元稹,莺莺是元稹的前任女友,元稹为了攀附权贵,最后娶了豪门望族的女子,而抛弃了昔日的恋人。
唐贞元十五年(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职。当时认识了一个母系的远亲崔姓少女,也就是崔莺莺。崔莺莺长相貌美,如花似玉,家境也还不错。然而相恋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其家庭没有权势,并不是理想的终身伴侣。
崔莺莺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唐贞元十六年(年),元稹再次进京赶考,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看重,想招揽元稹为门客,在韦家吃饭的时候,元稹看上了韦夏卿的小女,并得知没有人许配他人。元稹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让翻身的好机会,如果娶了韦家小女,自己就可以平步青云。于是在贞元十九年(年),元稹与白居易科及第。元稹考虑到崔莺莺虽然长相好看,但对他的仕途没有多大帮助。所以就抛弃了崔莺莺,娶了韦丛。
元稹应该也是一个多愁善感之人,感觉愧对崔莺莺,也就有了传奇小说《莺莺传》。其中张生的原型人物应该就是元稹。
婚后,本以为是政治婚姻,谁知韦丛本性善良温柔,知书达理。古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元稹整日不是看书就是奔忙于科试,家境也并不宽裕,家中的事物全部落在了韦丛的肩上。
元和四年(年),此时三十一岁的元稹,已经升任监察御史,突然收到家书,韦丛因病去世。本以为幸福的生活马上开始了,谁曾想阴阳两隔。元稹痛心不已,因为工作的原因,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悼文都是请人代念的。即便如此,到了下葬那天,元稹仍然情不能已,于是又写了三首悼亡诗,这就是最负盛名的《三遣悲怀》(即《遣悲怀三首》)。
张生与崔莺莺画像,来自网络
元稹想到妻子七年的艰苦相守,却在他飞黄腾达的时候离去,痛心疾首。元稹能做的就是写诗来悼念亡妻,“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的夫妻总是这样,尽管互相恩爱却因为物质条件的不足而无法让心爱的人过得更加幸福。
自古经历丧偶之痛的不在少数,然大部分都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又续弦。元稹其实也可以毫无压力的再娶一个,而且不会太差。但是他没有那么做,可想而知这份情义是多么的深重。
元稹对亡妻的痴情,永远留在了后世读者的心中。
还有一首小编也是蛮喜欢的,也是元稹所写。供大家鉴赏
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本文史料来自《资治通鉴》
码字不易,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