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和波卡现在都非常火,DeFi的火来源于交易所BigONE一张高收益海报,这让币圈某知名大V都感慨说:“币圈真的有可能落地了。”而波卡的火,则有点像是项目方联合一些交易所兴起的风浪。
这可不是段子,某交易所市场部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DeFi是一个希望。我经历过各种币圈特有事件,最好的还是DeFi,散户除了能安安生生赚点钱外,没有别的什么太大幺蛾子。项目也很少干预我们的市场宣发,因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每一方都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还有一些交易所私下认为项目方老板虽然很土,但普遍有一种超前的意识,他们特别尊重做行业变革举措的人,比如马云。但到了自己投资做项目的时候,又开始变得没有马总的气魄了,市场宣发、流量、项目转化,一天变一个idea。某项目方老板后来愤懑地说:“按交易所要求,为用户利益着想,我已经砸了十几个比特币了,现在连一半都没赚回来!”
后来有段时间项目方更是痛斥交易所是“吃人不吐骨头”、“没钱就插针”以及币圈市场部“美女文化”盛行。或许他想明白了:项目上了交易所横竖一死,干脆豁出去当个烈士,于是对交易所插针、跑路、收上币费、搞美女外交……的“隐秘”剧情直接开喷。
除了上币费贵,上币流程花样繁多外,站台不背台词,交易额直接注水,收益完全造假,交易所各环节堕落之快,男足都追不上。所以就有人讲:币圈出现重大危机,韭菜不说话,媒体不说话,交易所不说话,只有项目方几个打工的站了出来,着实令人敬佩。
对此,某大所市场部负责人解释了原因:那些说了没用的,一般最敢说。
交易所的镀金期
世上的优劣是比出来的,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韭菜在内心一旦给某个交易所打上烙印,从此就主动认为任何交易所都比它强,曝交易所黑料容易,被曝交易所维护声誉太难。
在某交易所的“农药事件”大火后,有个自媒体小编写过一篇文章,他认为”农药事件”不值得一提,只相当于其他行业早期公关的及格线水平,不是做的不好,而是其他交易所料太少且不够劲儿。
早期的交易所统一靠山寨币过日子,模式是“收钱上币”,在老一辈韭菜心中,那就是币圈的黄金年代,即便后来英雄链,原子等一堆币种归零or跑路,也不过被称为良币驱逐劣币,这种流星一闪而过的项目,一时灿若繁星。
初期的交易所镀金十分容易,毕竟项目方要上币第一关,就是抢着和交易所搞好关系,谁家要的钱少,谁家就是“有良心”,要的多了,则要被人说“太黑了”。
最早一批交易所创建在年,交易币种主要为比特币,例如全球最早的交易所Mt.Gox,欧洲老牌交易所BItstamp,李启元等创建的比特币中国等,但后来大都落寞了,
有人一定会问,为什么当时的交易还不错怎么就落寞了呢,答案可归于两点:一是不成熟,二是不珍惜。
先说“不成熟”。在16和17年,大部分交易所都还在打磨技术,PC版交易网页都可以找出一大堆BUG出来,那时的交易所普遍还不支持网银,买币只能人工银行卡转账,输错一位数字,钱就打了水漂。
网页交易体验差就算了,交易系统还总是崩溃+回滚。行情一来,网站瘫痪是普遍现象,这个时候用户就开始怀疑,交易所老板在憋着使坏,但实际上,交易所的工程师正急得满头大汗修补BUG,而且一修就是一整宿。
还有黑客攻击,比较知名的包括MTGOX、coincheck、币安等被黑客盗币或操纵的事件,都让交易所损失惨重。
再看“不珍惜”。在早期监管几乎为0的时候,彼时庄家割韭菜路子那叫一个野,姿势那叫一个骚,名人大V互相站台,相互背书,上币当天涨成一个窜天猴儿,过了下午五六点,猴顺着线呲溜一下就蹦下来了,投进了众多韭菜的怀抱。
这样的事儿在当时非但没有收敛,还愈发猖狂了起来,大家都“杀红了眼”,抢时间注册,抢时间上币,交易所一时风光无限。
可惜好景不长,年9月4号,国内五部委监管政策下发,交易所行业受到第一记重创。云币被迫关停,火币和OK则去布局国际化战略,想着去中心化办公的路子。同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在12月份,牛没了,市场冷了。
交易所的镀金期也正式结束了。
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与其他行业相比,币圈实在是太小,也太粗糙。
年之后,很多交易所对上币的项目方提出了要求:韭菜投票+平台审核。这套公式对项目方设置了门槛,也让交易所收到了更多的保证金。币圈好像有点“正规”的意思了。
但这仅仅只是表象,一边是区块链加速繁荣,市场需求激增,热钱大量涌入;另一边是消费者无从下手,项目方无钱上币,加上对监管的担忧,产生了大批走量不走质的项目。烂“项”横行的本质,是交易所的监管与项目方的需求没有跟上发展速度。
这个时期,各大交易所的竞争也终于上了点档次,但手段依然很LOW。
交易所用户拓展有其规律,不是一下子吃饱。早期的用户拓展大多来自于社群传播,有点人带人的意思,这模式搁谁身上谁都能玩。后来做大的交易所虽然也不懂行,但他们知道我只要派人蹲到你的社群里,挖你的用户还不是soeasy!
所以,早期的“社群营销”不是内容逻辑,而是流量逻辑,这样做的恶果之一,是行业不再研究“新品”,转去研究“谍战”,名美其名曰“透过其他社群引导用户注册”。后来拉新成本暴涨后,社群才沦落为媒体分发内容的工具。
再后来为了技术的封锁,但凡离职的交易所员工都要签署厚厚一叠的竞业协议,并且这份协议会被老板直接保管。以至于后来发生,前老板把离职技术员送进局子里的事情比比皆是,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币圈优秀技术人才,要么不离职,要么就老老实实去其他行业。
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手,有些交易所开始动歪脑筋,这批人不像导演,但拍起戏来却一本正经,为了黑对手,在场外安排写手,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对手交易所也不示弱,在场外找人,每天就找这群人,连续找了好几个星期。这批“场外人士”之所以受青睐,就是在于他们“多快好省”。
如此风气下的币圈,不是悲剧也是闹剧,就像项目方抱怨的——交易所所谓的支持就是让他们出来亮亮相、摆摆造型,其余都是人家说了算,那还上项目干嘛,不过是包饺子喂猪。
病树前头万木春
有人会说:币圈都乱成一锅粥了,没人管吗?
讲真,以前只能靠行业自发的不断进行调整,现在更多的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一起抓,从18年熊市开始,以FCoin、GAIA盖亚为代表,试图通过返利分红等模式创新、经纪人模式,在熊市里创造一番“奇迹”,到最后也没声了。
但天道有轮回,苍天绕过谁,那些当初准备一把暴富的人才们,至今也受到了处罚。
据检察日报报道,近日,江苏省盐城经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PlusToken网络传销案一审结果已公开,法院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陈某、丁某、彭某等16名被告人两年至十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涉案赃物、赃款及孳息、犯罪工具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还有一个消息来自于宝二爷的微博,简单的只有一句话:赵东被判刑15年,石破天惊。
可以看到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想跑路的,坑害了投资人心血的,都在付出自己的代价,币圈正在起波澜。
可正如前文提到的,币圈发展有其规律,求快和充量都没用。即便现在BigONE,抹茶这样的交易所横下一心,认认真真搞DeFi,形势也不会立刻好起来。
当然,韭菜的决定权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一再支持恶那些烂项目,好的项目就会饿死,等他们都饿死了,币圈就会一直烂下去。正如革命导师强调的那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市场不是因为我们变坏的,却可以因为我们重新变好。
有人一定会讲:既然早期那么爽,是交易所收钱不好?还是项目方赚钱不香?还按照17年那会儿那么搞,不是也行吗?
这其实是个经典谬误。就像电影《午夜巴黎》中的“黄金时代情结”,20世纪的人觉得19世纪的人牛x,19世纪的人觉得18世纪的人牛x,18世纪的人觉得文艺复兴那代人最牛x。所以剧中总结:认为过去比现在幸福,就是一种幻想。再者,币圈现在也真的比过去牛X。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