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照杜甫的严武暴病离世,杜甫携家眷离开草堂,一路东下,于大历元年()四月到达夔州。杜甫在夔州住了一年九个月,其间所创作诗篇数量余首,是流传下来杜诗的三分之一。这段时间是他穷困潦倒的时期,又身体抱恙,但“文章恨命达”,这也是他诗作爆发的阶段。无论平仄、对仗等体式,还是起承转合的文法,都是信手拈来。他的诗句在格律中游刃有余,功力已臻化境。《秋兴八首》组诗就成于夔州,这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以忧念国家兴衰的思想为主题,以夔州秋景,诗人的身世飘零为基调。在第一首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的描写后,经过第二首独处古城,翘首北望长安的情绪烘托,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诗人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抒发自己有志而不遇的慨叹。我们具体来看这首诗,从这首诗看律诗的标准:秋兴八首·其三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律诗作为近体诗,是需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的。杜甫作为近体诗的巨擘,特别是在老年诗作成熟之际,言必有章法,意必有纵横。我们来看杜甫的律诗。起句“千家山郭静朝晖”,很容易得出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第二字为平,尾字为平,所以这是平起押韵的平仄格式,押平水韵“五微韵部”,正格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一三五不论的情况下,第三字可平可仄,这里的“山”字为平声,不会影响整首律诗平仄关系的推导。根据“对、粘”规则,得出整首诗的平仄如下: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大家可以自行对照一下,看看是不是平仄相符。第六句“刘向传经心事违”,“心”字和首句“山”字一样,这个位置可平可仄。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091.html